對於「可怕的兩歲」如果父母能正確應對則很快就會順利渡過,如若不能,那麼很可能會出現「可怕的三歲」「可怕的四歲」等。
家有兩歲孩童的父母肯定深有體會。這一時期孩子的特點是「不」字當頭,超愛行使「我」的權力,愛哭鬧,愛尖叫,愛唱反調等等。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可怕的兩歲」呢?
這是因為在嬰兒時期,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他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
而隨著心智的日漸成熟,他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並試圖通過行動體驗自己的獨立,甚至要向他人證明自己的獨立。所以就會出現為表示要獨立而產生的種種「唱反調」行為。
為什麼說兩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呢?
其實所謂兩歲叛逆期,並不一定出現在兩歲。一般是在一歲半到三歲多。每個孩子出現的時間不盡相同,持續的時間也不同。
那麼怎樣提前做好準備,恰當應對「兩歲小惡魔」呢?
1、千萬不能「以暴制暴」
早上涵涵因為沒有搶到同伴的玩具而大哭大鬧,她一直哭喊著說「小小是我的好朋友,為什麼不給我那個我喜歡的玩具呢?」,並且因此很傷心。
通過她的表達我知道,她一直在強調自我。曾經嬰兒時期她的很多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所以她在掙扎著認識現實,慢慢就會知道「地球不是圍著她轉的」,慢慢地她才能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還有很多小孩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大多數兩歲左右的孩子思維比語言先行。當所求並非所得時就會哭鬧,發脾氣,扔東西……
無論是哪種情況,家長此時都要平靜地傾聽,然後給孩子擁抱,用你的愛撫平她的暴躁。而不是指責孩子,甚至家長也大發脾氣,那樣更會增加孩子的牴觸情緒。
而且你的發脾氣並沒有告訴她什麼才是對的,以後應該怎麼辦?
2、少用命令的方式溝通
因為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會有很多自己的主意,比如我不喜歡穿這件衣服,這個東西就應該這樣放等等。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的這些古怪行為是在給自己唱反調,故意挑戰權威,所以就會命令道:「不許這樣」「不能這樣」「就是不可以」。
其結果就是寶寶會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沒有被認可,心裡悶悶不樂。
3、給予孩子適當的尊重
父母在這一時期,可以給寶寶適當的尊重。比如讓他來選擇今天吃什麼,穿什麼,黃色牙刷和粉色他更喜愛哪個?
這樣既能避免小惡魔為了行使自我權力而產生隨心所欲的行為,又可以讓他擁有「當家做主」的快感,父母的理解,關愛,呵護是他健康成長的最好保障。
4、愛和規則並存
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力,並不意味著毫無原則地妥協。
孩子的一切反抗情緒都是為了試探父母的底線究竟在哪裡?妥協的結果就是永無休止地妥協,所以適當尊重的前提是要有原則。
然而當孩子觸及到原則性的問題時,父母也不能過於強硬,此時冷處理或者平靜而堅決地應對是最好的方法。當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能以暴制暴!
5、善於表揚鼓勵孩子
很多父母通常只指責孩子不好的行為,卻忽略了表揚孩子好的表現。父母的真心讚揚有利於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行為。
比如:當孩子玩完玩具自己收拾好後,像做了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跑到你跟前「討賞」時,家長一定要表現出真心的讚揚,並對孩子的這一良好表現表示很欣慰。
而不是百忙之中僅僅瞟了一眼,隨口說聲「寶寶真棒」。
那樣孩子會很失落的。最重要的是他覺得媽媽並不喜歡他這麼做!
6、不要在別人面前抱怨孩子
就算自己孩子「可怕的兩歲」時期再怎麼不可理喻,都不要在別人面前說他的不是,也不要當著很多人的面打罵他。
這樣無疑是給孩子貼上的各種不好的標籤,最終他也會成為你口中所說的那個人。
當孩子在眾人面前發飆時,家長不要為了面子,當眾打罵孩子,也不能一味妥協息事寧人。可以把他抱離群眾,再去管教。
7、通過閱讀引導
其實有很多情緒管理的繪本,媽媽們不妨利用睡前時間給孩子讀一讀。讓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恰當地發泄不良情緒。
而且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一時期的孩子都會有自己心中的榜樣。
8、引導孩子正確表達不良情緒
小孩子也有不良情緒,這很正常,但是他們自己意識不到,也不會正確表達。
所以當孩子生氣時,平靜下來後,家長引導孩子正確用語言表達為什麼生氣,讓孩子正確感知剛才所經歷的事情,進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同時在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可以讓他去坐在小板凳上靜一靜,或者打枕頭髮泄,或者亂畫一氣發泄不良情緒。讓孩子學會正確發泄不良情緒。
9、站在孩子角度看待問題
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畢竟有限,所以思維方式跟大人很不同。比如在你看來很小的一件事情,她卻感覺天塌下來一般嚴重。因此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想當然地去否定孩子所有你所認為「不正確」的行為!
10、父母恩愛的家庭氛圍很關鍵
有句話說的好,夫妻恩愛是最好的教養。被愛和自由澆灌著長大的孩子,心裡總是很陽光,很健康的,這樣的孩子情商往往也很高。因為她很少會產生不良情緒,凡事都大度想得開。
試想一個夫妻和睦,老少和諧的家庭,是不是洋溢著更多的愛,而缺少斤斤計較呢?他們懂得小敬老,老愛幼。而這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的性情必定是極好的!
因此,「可怕的兩歲」並不可怕,只要你學會了合理應對!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認同,為了更好地愛他,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
畢竟成長的過程是不可逆的,為人父母,我只想做到萬無一失,而不是悔不當初!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