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會「遺傳」的8個壞習慣!爸媽再不警惕,可能害孩子一輩子!

棋子傀儡| 2016-12-01| 檢舉

有句話叫:上樑不正下樑歪。還有一句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就是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也有可能變成那樣。單從這三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有多大。我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絕對會遺傳父母的一些特質的,除非是基因突變。所以,父母在要求自己的子女成為什麼樣的時候,還是先看看自己是什麼樣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不怎麼樣的人,那就別指望你的孩子能變成一個很怎麼樣的人。

要想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那就首先把自己變得優秀起來。很多父母可能想說,現在都已經老了,哪裡還能把自己變得優秀?既然不能變得優秀,那最起碼還是要把以前的壞習慣改掉吧。不管是以為人父母的,還是準備成為父母的,最好都看看,因為據說這些習慣改掉的話,真的會遺傳。

愛批評抱怨

一個母親如果經常抱怨自己的身材,那麼她給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女兒傳達的信息就是——自信和自尊均來自於衣服是否合身、體重有多輕、身材有多好」等,漸漸地孩子也會開始打量自己,發現自己身上有越來越多不如意的地方,或者是不如別人的地方,然後這可能就會使孩子開始討厭鏡子裡的自己,自尊心下降,對自己身材不滿。一旦孩子也學會批評抱怨,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輕則自信心也下降,甚至變得自卑、孤僻,不願和外人接觸。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嫉妒他人,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來。他們還有可能會責怪自己的父母,對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否定自己。

用食物安撫情緒

現在的年輕人是高興也吃,不高興也吃,要找人幫忙,就要請人吃飯,要感謝別人,也要吃飯,對不起別人,要道個歉什麼的還是要請人吃飯,好像只要「一吃」就什麼煩惱都能解決掉。雖然說這是一個「吃貨」的年代,但是有的時候總是用「吃」來解決問題,真的不是什麼好事情。用食物安撫情緒不是父母才會有的習慣,而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習慣,有的家長在傷心或失望時用食物安慰自己,孩子一看到了,就會認為——食物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然後也跟著學,最後就是很容易導致小小年紀就患上肥胖病。

過多使用手機和電腦

有些家長一邊告訴孩子不要在吃飯時玩手機遊戲,自己卻在邊吃飯邊用手機刷微博。有的家長更是奇葩,不要孩子看電視的原因就是怕他們和自己搶台,或者是不喜歡孩子看的那些少兒節目。言教不如身教,要孩子別老是玩手機看電視,那自己就把不要成天守在電視面前。

過分注重外表和物質

家長太注重外表和物質需求,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愛慕虛榮本來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過分注重物質,就會忽略精神方面的提升,會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一種不好的價值觀,覺得人或者就應該追求表面和物質的東西,根本不注重自己內在的修為。過分注重物質還容易讓孩子養成錯誤的金錢觀,花錢大手大腳,追求享樂。現在一些青年違法犯罪,有多少不是因為敗在了「錢」上?心靈美外在美更加重要,父母在讚美孩子的時候也不要只讚揚表面的,更要欣賞孩子的品德和內在修養。

借酒澆愁

這是很多大人的生活方式:工作一不順心,或者壓力一大,就想要去哪裡喝一杯。有的是去外面,有的則是在家裡。這種行為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酒是緩解壓力的極佳方式。甚至會想:酒是不是什麼好東西啊,爸爸媽媽都喜歡喝。然後就去嘗試,還沒有成年就養成了飲酒的習慣。現在的青少年,只要喝酒,酗酒,就很容易衝動鬧事,輕則是尋釁挑事、重則打架鬥毆,就是直接觸犯了法律法規了。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也要教會孩子一些適當健康的解壓方式,比如鍛鍊身體、冥想打坐、與家人聊天。而不是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對他們說:走,喝一杯。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總愛攀比

有些家長凡事總愛與人攀比,動輒就教育孩子「鄰居家小孩如何如何」「你看看你那同學怎麼怎麼的」等……還有的父母虛榮心特彆強,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只要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穿了個名牌,也要給自己的孩子買個更貴的名牌來穿。有的孩子可能會和父母一樣,也逐漸學會了攀比,然後迎合父母的行為,甚至哪天父母不給買貴的,他們還要大吵大鬧一番。但是有的孩子就會很反感父母這樣的行為,對他們來說,此類攀比只會適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勵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和厭噁心理。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有良好表現時,及時表揚,發現孩子的優點,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父母更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不攀比,不愛慕虛榮,要樸實。別人過得怎麼樣是別人的事,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愛爭吵

如果夫妻間總愛爭吵,孩子學到的是「爭吵是解決問題必要途徑」,爭吵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孩子學會「爭吵」,和別人一有點小摩擦,就容易不諒解也不聽人解釋,直接就和別人吵起來。更甚至是直接動手。父母之前的關係是否融洽真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力,父母已經是成人,就應該採取成熟理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衝動、容易發怒。再者,父母真吵也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傷害,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如果實在是要吵架才能解決問題,那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對別人說三道四

很多家長愛對別人的長相或行為說三道四。這其實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現。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習這種行為。對別人的行為進行指指點點,這樣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父母的孩子人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永遠的老師,父母教給孩子什麼,孩子就會學到什麼。所以,父母一定要警惕起來,在責怪自己的孩子的同時,更要想想自己有沒有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就一定要儘早改正過來,否則會毀掉孩子一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593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