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們,你第一次抱新生寶寶的時候,面對寶寶軟綿綿的身體是不是也覺得無從下手。淘淘媽第一次抱淘淘的時候,說真的累出了一身汗,小傢伙一點都不消停,頭一直的轉動,為了讓他躺好,真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剛感覺姿勢正確了,他這邊又縮成一團了,抱新生兒真的太難了。
新生寶寶脊柱發育特點:
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脊柱會逐漸出現三個生理彎曲:
2-3個月左右寶寶能夠抬頭,出現第一個生理彎曲—頸部脊柱前凸;
6個月左右會獨坐,出現第二個生理彎曲—胸部脊柱後凸;
8-9個月時會爬,10-11個月能站立,這時會出現第三個生理彎曲—腰部脊柱前凸,12-16個月時能走路。
就是這些生理彎曲的形成,能使身體保持平衡並直立行走。雖然寶寶在1歲以內就會出現這3個彎曲,但一直要到六七歲時,寶寶的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
嬰幼兒期的骨骼發育還未成熟和定型,如果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脊柱的發育就可能出現畸形、不正常彎曲等情況,這將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寶寶長大後很有可能出現脊柱側彎、駝背等現象。
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發育還不成熟,還不能夠支撐頭部的重量。媽媽在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托著他的頭。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的頭差不多占據了整個身體的1/4。出生1~2個月的小寶寶,頸肌還沒有發育好,肌肉也沒有力氣,如果豎著抱寶寶,寶寶腦袋全部的重量就會壓在頸椎上,寶寶的脊椎很容易受傷,這些傷害也許一時看不出來,但可能會影響寶寶以後的生長發育。
抱新生兒你需要掌握幾種方法:
手托法
媽媽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腕抱法
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里,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種抱法比較常用。
不要抱太久
爸爸媽媽總想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裡,認為給新生寶寶的愛就是一直抱著他,其實不能一直抱著寶寶的,一直抱著違背了嬰兒發育的自然規律,還嬰兒的發育是有很大危害的。
母子交流式
用這種方式抱寶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最利於親子間的交流與對話,還可以輕輕地將寶寶在身前蕩蕩,令寶寶更放鬆、更開心。
寶寶睡覺怎麼抱才正確?
寶寶時刻想躺在媽媽的懷抱里,因為這是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剛開始淘淘媽對淘淘也是愛不離手,淘淘一哭,就趕緊抱在懷裡,後來擔心淘淘養成抱睡的壞習慣,有時候哭也不立馬就抱起來,讓他躺在床上,輕輕拍拍,和他聊聊天有時候也就不哭了。
抱著寶寶睡覺,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抱著睡,寶寶不能深度睡眠,身體也不能很好的舒展開,影響呼吸換氣。寶寶的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狀態,會影響健康發育。媽媽要做的就是,儘量讓寶寶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關於新生兒,媽媽還需要了解:
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每天需要2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媽媽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給寶寶喂奶、換尿片,最好不要過多的抱寶寶。
由於生理上的特點,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鬆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在這種情況下,哺乳或喂食後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出,造成嘔吐。
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對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平常抱出去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時間也不宜過久。
哄寶寶睡覺,或寶寶情緒不安定時,宜橫抱在懷裡。這種抱姿使寶寶的頭貼近媽媽左胸口,能夠聽見媽咪的心跳聲,使寶寶產生親切感,從而安定情緒。
給寶寶喂奶後宜豎著抱,這樣可拍出進入胃內的空氣。
多抱寶寶進行肌膚接觸增進感情固然好,但須注意不宜時間過久,否則會讓寶寶疲勞而又緊張。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