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太絕了不看遺憾終身!

靖語| 2016-11-23| 檢舉

這是一位爸爸記錄了孩子成長每個階段的小故事,在每個階段他都給予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希望爸爸們受益,希望看了帖子的媽媽們能轉述給爸爸聽。

這位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太絕了不看遺憾終身!

一則:飲水機在家中,兒調皮常擰開關,妻怕燙孩,反覆叮嚀,兒無所謂。一日,我則在飲水機加熱時,用手試過微燙,但不至於燙傷,叫孩來玩,果然,熱水出,孩子手本能縮回,面露痛苦之情。我則對孩子說:這還沒燒熱呢。燒燙的時候,還會掉皮呢。要不試一試?自此,兒一遇熱水,則小心謹慎。

二則:妻喚兒吃飯,連呼三遍,兒不應答。我對妻子說,「不要嘮叨!說第一遍他不聽,說明他聽力有問題;第二遍他不聽,說明他腿腳有問題;第三遍他不聽,說明你倆智商都有問題。」兒笑,匆忙落座。自此,兒學會了父母喚,應勿緩。

三則:兒兩歲。某日,頭撞桌角,長一包,大哭。一分鐘余,我走向桌子,大聲問:「桌子呀,是誰把你撞疼了?哭得這麼傷心?」兒止哭,淚眼看我。我撫桌,沖兒問:「誰呀?誰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還不快向桌子鞠個躬,說對不起!」兒含淚,鞠躬,說:「對不起」。自此,兒學會了責任和擔當!

四則:兒三歲。某天因為不願吃白粥躺到了地上。我們全家該幹嘛就幹嘛去,當他空氣。妻則開始了掃地,當掃到兒躺的地方時,對他說,「來來躺過去一點,這兒我要掃地,別擋著,我掃玩了你再躺回來」。於是兒挪地繼續躺著哭,一會又說,好了,我把這兒掃乾淨了,你可以躺回來了。」他居然真的又躺回原來的地方來哼哼唧唧。我們全家都躲了起來狂笑。當了半小時空氣的兒終於發現別人的成功案例在他身上成功不了,爬起來討好的說,我覺得其實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說完自己P顛P顛跑去把白粥吃了個乾淨。至今,兒18歲,很少任性和妄為!

五則:兒5歲。傍晚,牽兒散步經小橋,橋下碧水見底,暗流洶湧。兒仰頭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過我們先回家,換一下衣服。」回,兒換衣畢,見一盆水在面前,困惑。「兒子,下水游泳得把臉埋進水裡,這你懂吧?」兒點頭。「那我們現在就先練習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錶,「好!」兒把臉埋進水裡,豪氣沖天,僅10秒:「呸呸,爸爸,嗆水了,好難受。」「是嗎?等等跳到河裡,可能會更難受些。」「爸爸,我們可以不去跳嗎?」「好吧,不去就不去了。」從此,兒學會了謹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後行。

六則:兒6歲,好吃。某晚,放學經麥當勞,駐足:「爸爸,麥當勞!」垂涎欲滴。「嗯,麥當勞,想吃?」「想吃!」「兒子,一個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接著問:「兒子,你要做英雄呢還是做狗熊?」「爸爸,我當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麥當勞時會怎樣呢?」「能不吃!」很堅定!「太棒了,英雄!回家吧。」兒流著口水,隨我回。從此,兒學會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經得起誘惑。

七則:兒8歲,頑皮,與大同學打架。傷痕累累,回,大哭不止。「委屈?」「委屈!」兒泣答。「憤怒?」「憤怒!」兒嚎啕。「你打算怎麼辦?」再問,「需要爸爸為你做點什麼?」「爸爸,我要找塊磚頭,明天從背後去砸他!」「嗯,我看行!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繼續問,「還有呢?」「爸爸,你給我弄把刀,我明天從背後去捅他!」「好!這個更解氣,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我上樓,兒漸平靜。約20分鐘,我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兒子,你決定了嗎?是用磚頭,還是用刀呀?」「但是,爸爸,你搬那麼多衣服被子幹嗎?」兒困惑。「兒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磚頭砸他,那麼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在監獄裡大概只要住一個月,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麼我們在監獄裡至少3年回不來,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帶齊?」「所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願意支持你!」「要這樣?」兒驚愕。「是這樣的,法律是這樣規定的!」我趁機普法。「爸爸,那我們就不幹了吧?」「兒子,你不是很憤怒嗎?」「嗨嗨,爸爸,我已經不憤怒了,其實我也有錯。」兒臉紅。「好,爸爸支持你!」自此,兒學會了選擇和代價。

八則:兒9歲,四年級,數學不及格,悶悶不樂。「怎麼了?考試不及格,還給我們臉色。」「因為數學老師很討厭,她的課不愛聽。」理直氣壯。「哦,怎麼個討厭法?」我很感興趣。兒說了很多,「總之她也不喜歡我。」「哦,別人喜歡你,你就喜歡她;別人不喜歡你,你就討厭她。這說明你是個主動的人還是被動的人?」「是個被動的人!」

「被動的人像鏡子,別人是啥,他學啥;主動的人像太陽,普照萬物人敬仰。你的表現像太陽還是像鏡子?」

「像鏡子」兒答。

「那你想當太陽還是想當鏡子」?

「當太陽!」兒子回答。

「為什麼?」我問

「鏡子一摔就碎,太陽卻讓人心醉。」孩子重訴著學過的那篇課文中的一句話。

緊接著,他說:「爸爸,我知道了:無論老師喜不喜歡我,我都可以去喜歡她,尊敬她,主動影響她,做一個強者。」翌日,開心上學,數學從此優秀,並知道了何為大人,何為小人。

九則:兒10歲,玩遊戲。妻屢教,子不改。「兒子,聽說你每天玩這個?」我指著電腦。「嗯。」承認,低頭!「每次玩完之後,什麼感受?」「茫然,空虛,沒勁,自責,看不起自己。」「那為什麼還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是的,爸爸。」兒很無助。「好!爸爸幫助你!」我搬來電腦,給兒子一小錘,「兒子,砸了它!」「爸爸!」兒驚愕!「砸了它,爸爸可以沒有電腦,但不能沒了兒子!」兒流淚,親手砸了電腦!從此,兒懂得了什麼叫原則。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507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