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的小小囟門什麼時候閉合最好呢?如果閉合的早或晚會不會影響寶貝的智力呢?讓我們聽聽父母的煩惱和專家的建議吧?
浩浩媽的煩惱:
寶貝1歲半了,可是有時候還可以看到頭上的囟門忽閃忽閃的。小的時候,周邊的人都說這個位置重要,要小心觸碰,所以我們都是很注意。
上個月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很快就要閉合了,但是現在的情況讓我們很擔心。據說早閉合也不好,晚閉合也不成,真不知道什麼時間是最合適的呢?
專家解析:
一般來說人的頭顱由8塊骨頭組成,剛出生寶貝的顱骨還沒有發育完全,骨縫還未完全閉合,因此在頭上會出現兩個空隙,被稱為「囟門」。囟門的表面是頭皮,下方是腦膜,裡面是大腦和腦脊液,所以寶貝頭頂這個沒有顱骨的地方,摸上去很柔軟,好像腦袋上的一扇窗戶,仔細觀察還可發現其隨心臟跳動而搏動。
囟門在寶貝出生時,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讓寶貝順利產出。不論是自然生產或是剖宮生產,都必須先通過狹窄的開口甚至是骨盆腔的擠壓,才得以一見天日。因此,新生兒的頭骨就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是定型而且堅硬的。相反,頭骨必須在骨縫之間留有擠壓時可供重疊的空間及彈性,才能夠保證寶貝在生產時順利產出。
別小看寶貝的囟門,它可是反映寶貝頭部發育和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窗口。若是受到疾病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出現關閉延遲或提前關閉,如2歲以後未閉合,就應找原因。
父母要知道
寶貝的兩個囟門:
前囟和後囟
後囟門,在顱骨與枕骨之間呈三角形,一般在2個月之後閉合。正常情況下,出生時寶貝的後囟很小,或已閉合,至遲約在生後6~8周閉合。
前囟門,位於頂、額骨之間呈菱形,出生時其斜徑大約有1.5~2.5厘米。在出生後的數月里,因為頭部的發育,顱圍逐漸增大,前囟也會略微增大。出生6個月後,隨著顱骨逐漸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到了1~1歲半,前囟就可以閉合。
專家意見:
小心囟門出現問題
如果媽咪發現囟門早閉或過小
當媽咪發現寶貝囟門早閉或者面積偏小時,首先要做的是定期帶寶貝去醫院測量頭圍。如果頭圍大小在正常範圍內,便不需要擔心。當囟門看似關閉後,其實並未骨化,頭圍還會繼續增長,智力也不會受到影響,一定要請專科醫生進行鑑別、指導。
寶貝的頭圍低於正常值,並且有智力發育異常,則需要考慮是否有腦發育不良的情況,如小頭畸形。這種情況使顱骨早閉,寶貝的頭顱變長變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額寬、前囟小。對於寶貝前囟的變化,家長要密切觀察。若是出現以上情況,要立即送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影響寶貝的正常生長發育。
如果媽咪發現囟門遲閉或過大
如果寶貝出生後不久,前囟門就達到4~5厘米,或是過了18個月前囟門還沒有閉合的,可能是腦積水或佝僂病的表現,應該及時帶寶貝去醫院檢查。
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讓寶貝儘快接近正常水平,以利健康成長。
在一些地區由於母親孕期缺碘,嚴重影響到胎兒正常的發育,出生後生長停滯,發育落後,囟門延遲閉合,智力低下,聾啞,身體矮小如侏儒,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呆小病。
專家提示:
腦組織軟,需要骨性的腦顱保護,但對於密閉的腦顱來說,囟門就是上面的一個開放空隙,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害。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過警告:出生後1年內,由於大腦的防築機構未完成,不能讓防腐劑、著色料、香料、抗氧化劑、緩衝劑、乳化料、糊料、農藥等含在食物中,更不能給出生一兩周的寶貝以任何添加劑,否則會發生無可挽回的悲劇。
專家支招:
清洗囟門有講究!
如果囟門污垢堆積,這很容易引起寶貝頭皮感染,繼而病原菌穿透沒有骨結構的囟門而發生腦膜炎、腦炎等問題。
所以寶貝囟門的日常清潔護理非常重要。
清洗時要動作輕柔,避免暴力或堅硬的物體衝撞,以防寶貝大腦遭受損傷,不用手指抓撓。
如果寶貝有頭皮垢,千萬不要硬摳,否則會損傷寶貝的頭皮,引起感染。
可以將植物油加熱,千萬不能是生油哦,放涼後塗在污垢處。
等頭皮垢軟化後,用寶貝安全梳輕梳頭皮,污垢就會掉下來。
最後再用寶貝皂和溫水洗凈。過厚的頭皮垢要反覆多除幾次才能徹底弄乾凈。
如果是伴有濕疹的頭皮垢,可以在治療濕疹的藥膏中調入植物油,然後再用上述方法去除。
污垢去除後,還要再用一段時間濕疹藥膏,以免復發,儘量使用寶貝專用的洗髮水。
如果寶貝不慎擦破了頭皮,應立即用消毒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