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剖腹產知多少?

能自然產就不剖宮產

剖宮產是在自然分娩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難,威脅母嬰生命安全和健康時採取的補救措施。現代隨著手術技術的進步、麻醉技術的現代化、輸血技術的完善,剖宮產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從而成為一種常規的手術方式,甚至把一些孕婦領進一個誤區,即為了避免產痛而選擇剖宮產,更有甚者認為剖宮產的孩子聰明、剖宮產的母親身材姣好。事實上,所有手術都有手術指征,是否實施手術要由醫生來決定,唯獨剖宮產可以由孕婦自己決定,其沒有手術指征的「手術指征」就是「社會因素」。

我們首先要知道剖宮產並不萬能,手術要切開腹壁至子宮壁前後共7層,每層都有血管,剖宮產出血要比自然分娩出血多,還會有羊水栓塞、傷口脂肪液化、傷口感染等危險存在,麻醉時也存在麻醉意外的風險。對胎兒來說,在手術中娩出,發生羊水吸入、肺透明膜、濕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等情況的幾率都高於自然產。

綜上所述,孕婦如果有自然產的條件,就儘量不要選擇剖宮產;而如果有剖宮產的手術指征,需要剖宮產,要做好心理準備,勇敢面對。

我當時是因為已經超出預產期10多天,期間催產兩次,都無任何反應,宮口基本沒有開,也沒有宮縮,而且羊水不多了,實在不能再等下去,害怕寶寶缺氧,無奈只好剖腹產

剖宮產後前3天的注意事項

剖宮產結束後,產婦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面對著剛出生的寶寶,母愛油然而生,產婦們攀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梯——為人母。

產後當天

剖宮產當天產婦回到病房後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為這畢竟是一次大的手術經歷。這時會有導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適、心電監護的袖帶纏繞,後背還有鎮痛泵。孩子出生後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提醒媽媽們在這時除了需要喂奶時喂孩子外,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以儘快恢復體力。產後還要多翻身,促進儘早排氣,也要儘早進食,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

剖腹產的媽媽在做完手術之後,腸道容易受到刺激,腸蠕動減弱,肛門排氣是腸蠕動的標誌。

1.為什麼剖腹產後要進行排氣

生完寶寶後,醫生護士都會再三叮囑新媽媽要儘快排掉,防止腸粘連。剖腹產後會出現腹脹,主要由於新媽咪做的是腹部手術,在手術中,腸管受到激惹、腸蠕動減弱。通常需要經過24~48小時後,腸道功能才會逐漸恢復。肛門排氣(也就是放屁)是腸蠕動的標誌,表明新媽咪腸道功能基本恢復。只有在腸蠕動恢復後才可以進食半流食及正常食物,否則腸胃不能承受。一般剖腹產後24小時後會出現排氣,若在48小時之後還未排氣,則為異常情況,必須找醫生檢查處理。

2.剖腹產後如何排氣

1.儘快下床活動

新媽媽儘早下床活動,這是會對產後排氣有所幫助。新媽媽剖宮產手術24小時後,可以在家人或護士幫助下,適當站立一會兒或輕走幾步,一天內做3到4次,這樣可以及早恢復腸蠕動。不過,也有新媽媽第一次下床會有「眼前發黑」、「眩暈」等低血壓現象出現,可稍等一會再下床,如果實在無法站立運動,可在床上適當活動,如多翻身,這樣既有利於排氣,還可以防止內臟器官的粘連。

2.輕輕按摩腹部

新媽媽的家人為新媽媽自上向下輕輕按摩腹部,每2~3小時按摩一次,每次10~20分鐘。不但促進腸蠕動,還有利於子宮、陰 道排出殘餘積血。

3.使用相關藥物

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通過口服促進腸蠕動的藥物改善腹脹情況,必要時可應用栓劑或灌腸。但因為這個對於產後新媽媽而言,是比較辛苦而且可能會影響身體內部環境的,所以如非必要,不建議新媽媽使用。

現在好多醫院剖腹產手術最後一步就是給產婦系收腹帶。這樣是由於腹腔內臟受的影響大,所以,術後需要立即使用收腹帶,這樣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內臟下垂。 也可以幫助刀口恢復。一般說來,剖腹產後使用收腹帶可以持續到產後6個月,因為這6個月期間是脂肪流動時期,合理使用的話,對產後體形恢復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究竟怎樣的收復產品好用又有效果呢?生前我和我媽一起糾結了好長一段時間,首先我媽肯定收腹帶不要買,那個太勒人,效果也不好,紗布比較透氣但就是比較麻煩,要纏好久,收腹褲款式很多,有那種好多扣子的,我嫌太麻煩,上廁所都是個問題。後來我們買了兩款紗布和兩套收腹衣,我是剖腹產,生完寶寶我先用醫院的收腹帶,出院以後我媽就幫我裹紗布,一圈圈的纏確實麻煩,用了一個星期的紗布,我就穿收腹衣了,這種收腹衣還是挺舒服的,透氣性也好,不會勒,所以穿得住,剛開始我老公還說不要穿太久,怕對子宮恢復不好,20天後惡露基本沒了,就整天穿著了,寶寶兩個月的時候身材就基本恢復孕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484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