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護理須知以及產後媽媽注意事項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寶的誕生時常讓許多的新手媽媽激動之餘又不知所措:激動的是,寶寶的降臨讓生活變的更幸福更甜蜜:不知所措的事,面對嬌弱的小生命,不知該如何護理。為此我整理了以下幾點產後媽媽應該注意的事項和新生兒的護理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產後媽媽注意事項

1、身體護理

一般產後3-7天便可在28-30攝氏度的溫水中進行沐浴。在炎熱的夏天,一個月不洗頭洗澡,不但不衛生,還有可能造成皮膚發炎,長痱子;不洗澡還會使會陰傷口感染。洗澡時用溫水洗後立即完全擦乾,不要讓皮膚帶著水分,以免著涼。另外。剖腹產的寶媽,傷口外表癒合了可以洗頭洗澡,原則是沐浴後及時吹乾頭髮、擦凈身體的水分,避免著涼。

2、眼睛護理

坐月子期間千萬不要哭,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產婦產後荷爾蒙急劇下降,傷口還未復原,又可能有哺喂母乳遭遇挫折、身材改變、不知如何照顧新生兒等問題,容易感到憂鬱,甚至哭泣。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為精血所養,產後本已氣血耗損,若再哭泣則更傷於精血,可能造成眼睛的傷害。因此希望新媽媽儘量不要哭泣,看電視時也不要選那種容易跟著落淚的苦情戲,要好好地休養。先生及家人也要多多給予支持,幫助新媽媽度過這個難關

3、產後過早同房

如果是順產,一般建議過了產褥期,也就是42天後同房;如果是剖腹產,建議在產後三個月再進行同房,並且都要根據產後檢查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如果過早同房,子宮創面未能完全癒合,很容易造成感染,引發炎症。

4、乳房護理

產婦分娩後30分鐘後,護士就會抱嬰兒吮吸母親的乳 頭以促進乳汁的分泌。母乳喂養可促進母親的子宮恢復,喂奶時腹痛是子宮收縮的表現。每當子宮收縮時,子宮肌暫時缺血,小肚子一陣陣發緊,發硬,並伴隨著惡露排出。因此,喂奶時腹痛是正常的。最初乳房僅分泌少量黃色稀薄的乳汁,稱為初乳。以後乳房發脹,乳量開始增多,乳汁為乳白色。產婦每天要用溫水擦洗乳房及乳 頭,喂奶前要洗手,要養成定時喂乳的習慣,每3-4小時1次,每次哺乳不超過20分鐘。要兩側乳房交替哺乳,以免產生大小乳。在清洗乳房應注意:

1) 用專用的小毛巾擦乳房,此毛巾的清潔不能用洗衣粉或肥皂,因為你一天要擦多次,肥皂的鹼性會對乳 頭有刺激,多用了容易裂。要用開水燙好後擦乳房。不要用紗布,有毛絮會殘留在乳 頭上,容易堵。擦完後最多用食用油擦一點在乳 頭上,保護乳暈。

2) 小孩吸吮要讓他含住大部分乳暈,光吸乳 頭是吸不出多少的,而且對你的乳 頭會有傷害,把他小下巴往下輕輕拉一下,讓他嘴張大些含住大部分乳暈。

5、產後惡露變化情況

一般情況下,產婦惡露在產後3-6周就會排乾淨。也有的個別產婦2周產後惡露就乾淨,有極少數的也會延續到2個月產後惡露才幹凈,但如果產婦的產後惡露沒有什麼異常且身體也沒有什麼異要樣的,那麼基本上也是身體沒什麼大礙的。產後惡露變化:紅色惡露—漿性惡露—白色惡露。

1)產後3-4天:一般是血性惡露。

剛產後的幾天時間裡流血量的比較多,有的還會有小血塊,顏色也是比較鮮紅的,因為這個時間脫落很多壞死的蛻膜,還有相對比較少量胎膜,這個時候的出血量比較多,所以一般稱這為血性惡露,持續的天數一般是三到四天,接下去會慢慢的減少。

2)產後的血性惡露一般四天過後,接下去會轉變為漿液惡露。

漿液惡露一般持續的時間為十天左右,這個時候的惡露顏色比較淡紅,漿液量比較多,這時候的紅細胞也比較少量,較多的是宮頸黏液,所以一般這個時候的產後惡露稱之為漿液惡露。持續十天之後,漿液會慢慢的減少。

3)產後惡露半個月過後,白細胞會增多,所以半個月過後的惡露會有大量的白細胞,所以一般稱之為白色惡露。

這個時候的惡露分泌物是大量白紅胞脫及表皮紅胞等,色澤相對是比較白的,質地也是比較黏稠,這個惡露分泌物持續的時間一般是三周左右。白色惡露乾淨之後,產後的惡露就算是乾淨了。

6、產後身材恢復護理

產後要及時收腹。子宮呈三角形, 寶寶生下之後 子宮騰空 內臟失去支撐 便會自然下垂。不只是說大肚腩不好看, 最主要的是內臟下垂是所有婦女疾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 因此,產後要及時收腹為了不讓其他器官那麼快地往下走 給肚子回縮的時間。至於選擇什麼樣的收腹產品有很多,例如:紗布、收腹帶、收腹衣等都可以。紗布比較麻煩自己一個人比較不好操作,需要家人幫忙。嫌麻煩的寶媽們可以考慮收腹衣,直接穿脫比較方便些,原本內臟下垂體型的人 ,也可以趁坐月子期間穿收復衣來改善體型!!

二、新生兒護理篇

剛剛出生的嬰兒身體非常的脆弱一定要精心的護理,在護理新生嬰兒的時候都應該注意什麼呢?下面在這條經驗里給大家介紹一下一些注意事項。

1、臍部護理:

新生的嬰兒包紮臍帶的繃帶不要隨意的打開,不要讓繃帶沾上髒東西,寶石乾淨清潔以免感染。發現有滲血情況的時候要儘早的就醫。新生兒臍帶脫落一般是在出生後7-10天就會脫落的。臍部護理的關鍵是清潔和保持乾燥,所以在臍帶脫落前,注意不要把寶貝的排泄物接觸到臍部,而且每次洗澡後都要及時進行臍部護理。方法是,用消毒棉簽蘸75%的酒精清潔臍部,注意要從臍根部呈螺旋動作向四周擦拭,不能無規則地亂擦,那樣容易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部,引發感染。臍帶脫落後,臍部清潔步驟最好仍堅持一段時間。

2、臀部護理

勤洗小屁屁,每次為寶貝換紙尿褲或者尿布後,都要用嬰兒濕巾擦拭寶貝的小屁屁,尤其是女寶寶,要從前向後擦,防止細菌進入尿道,引發感染。如果寶貝拉臭臭了,最好用清水清洗,並且及時塗護臀膏,防止發生尿布疹。注意:給新生兒擦拭小屁屁的時候最好是用溫開水,少用嬰兒濕巾,一般嬰兒濕巾里的成分都會含有酒精、防腐劑、增白劑等。

3、指甲護理

勤剪指甲,新生兒的指甲可能生下來就已經很長,有些媽咪怕寶貝抓傷自己,給寶貝戴上小手套,這樣是不對的。應該為寶貝準備一把專用的嬰兒指甲剪刀,在寶貝睡覺的時候就可以很細心地為寶貝剪指甲了。剪完之後要檢查一下是否有方角或者尖銳的地方,如果有要修剪打磨光滑,這樣寶貝再揮舞小手的時候就不會再抓傷自己了。

新媽咪還要注意,寶貝的腳趾甲也要經常剪喲。

4、鼻孔護理

新生兒的鼻腔狹窄,鼻竇還沒有發育成熟,鼻腔黏膜又特別敏感,每天都會有分泌物,所以容易出現流鼻涕、鼻塞的現象。如果寶貝的鼻腔有鼻痂,千萬不能使勁摳,因為寶貝的鼻腔黏膜很脆弱,極易受傷害。如果需要清理寶貝的小鼻子,可以使用吸鼻器,或者先給寶貝鼻子裡噴上嬰兒專用滴鼻劑或者滴一滴植物油,等鼻痂軟化後再輕輕用棉簽擦出。

5、新生兒洗澡護理

每天都要洗澡,寶貝的新陳代謝比較快,所以應該給寶貝每天都洗澡,冬天出生的寶貝也不例外。給寶貝洗澡的水溫不能太高,應該保證在38℃-40℃之間。最好準備一個專用的水溫計,能準確地測量水溫。或者媽咪用肘部試一下水溫,因為用手測量水溫不準確,可能會燙到寶貝。

洗眼:先洗眼睛,用毛巾的角輕輕擦拭,不要用同一個角擦拭不同的眼睛。

洗頭:然後擦口鼻、擦臉、洗頭。洗頭時遇到頭垢千萬不要使勁搓,慢慢擦洗,時間長頭垢會掉。

穿上尿布:從水裡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包上,然後最先穿尿不,因為寶寶一受冷就會尿。

6、新生兒衣物的選擇

寶寶的衣物最好是淺色的,以免染料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危害;挑選內衣時,應選擇商標縫在內衣外側的類型,以避免商標對寶寶肌膚的刺激;此外,衣物的面料應當選用純棉質地的,這樣吸水性和透氣性更佳;另外,連體衣是這個階段寶寶的最佳選擇,可以防止小肚子外露。新生兒的衣物每天都需要更換,有時候一天要換好幾身,所以清洗寶貝衣物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寶貝的衣服要和大人的衣服分開清洗,並且選用專門為嬰兒設計的洗衣液,每次洗完最好都能在陽光下晾曬。

7新生兒撫觸

堅持做撫觸,經發育系統,增強寶貝的機體免疫力,減輕寶貝的焦慮感,對寶貝獨立自信的性格形成很有幫助。經常給1歲以下活動量較少的寶貝做被動體操,可以幫助寶貝增強肌肉和骨骼發育,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進食慾,預防疾病。撫觸和被動體操可以固定在每天給寶貝洗完澡之後做,每次10-15分鐘。冬季要注意保證室內溫度,不要讓小寶貝著涼。媽咪要注意做撫觸和被動體操時手法要輕柔,不要留長指甲,以免傷到寶貝。

9、新生兒視覺和聽覺訓練

視覺訓練:

為了促進寶貝的視覺發育,可以在寶貝的小床周圍掛一些色彩鮮艷的床掛。剛出生的寶貝對黑、白、紅三色比較敏感。一些規則的、對比強烈的圖案比較能吸引寶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條紋、同心圓都可以促進寶貝視覺的分辨能力。還有紅色的球寶貝也很喜歡,可以每天訓練寶貝做追視訓練,方法是,把球放在離寶貝20厘米左右遠的地方讓寶貝看,然後慢慢移動,讓寶貝的目光隨著球移動。這個訓練還能訓練寶貝的注意力。

聽覺訓練:

要充分利用新生兒醒著的時候,可以給寶貝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或者柔和地和寶貝說說話,幫寶貝儘快適應這個新鮮世界。也可以用帶響聲的玩具,比如搖鈴、撥浪鼓,各種能發出聲響的懸掛玩具等逗引寶貝,引導寶貝轉頭尋找聲源。不過要注意,新生寶貝的聽覺很敏感,所以逗引寶貝的聲音一定要輕柔,以免影響寶貝的聽力。

10、正確的拍嗝

坐式:媽媽可以坐著,讓寶寶朝著自己坐在大腿上,媽媽一隻手托著寶寶的身體,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同時準備好小毛巾,防止吐奶。

立式:儘量把寶寶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將寶寶輕扣著,再用手掌輕拍寶寶的上背。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捂住寶寶的口鼻。

喜歡此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此微信,請把我推薦給朋友吧!

提供各類孕婦孕產期保健知識,呵護孕婦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481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