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大是一個神奇的過程,也是一個讓爸媽草木皆兵的過程,寶寶的一個動作可能會有好多種含義,非常容易的就揪住了爸媽的心。相信很多寶寶都會有晃腦袋、揪耳朵、抓頭髮等表現,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小編查找資料後,就一些相對普遍的原因跟大家分享一下!
1、可能是因為寶寶兩側內耳發育不平衡
育兒專家崔玉濤是這樣解釋的:幾個月嬰兒出現揪耳朵、摳耳朵、拍頭、搖頭等現象非常常見,這不是缺鈣、缺微量元素的表現,而是因為雙側內耳發育不均衡造成的耳部異物感。
寶寶的這種異物感大概就跟我們剛下飛機,耳道內的感覺一樣。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這種感覺就會逐漸消失。
2、可能是寶寶對身體初步認知的表現
寶寶不斷長大,逐漸關注自己的身體,也發現,自己是可以控制身體動作的。所以寶寶的這些搖頭晃腦,可能是開始學習控制身體,自己跟自己玩的不亦樂乎呢。
3、可能是自我安慰的行為
有專家認為,寶寶的這些行為與神經系統發育有關係,是自我安慰的行為,通常是正常的。嬰兒會出現有節律性的搖擺身體(20%)、以頭撞物或搖頭(6%),或是有節奏地敲擊甚至敲打自己,節奏可以令他們感到愉快或是緩解不愉快的情緒,大多兒童在出現這些現象時神志清楚。
4、可能是因為開始長牙了
長牙會讓寶寶感到口腔內有不適感,就可能會做出拍頭、揪耳朵、搖頭晃腦的動作。
5、可能是寶寶疲勞的信號
有些媽媽會發現,有時候寶寶明明很累了,也要搖頭晃腦的強撐著,好像就是不想睡想要多玩一會。結果,揪著耳朵搖著頭直到睡著,想想就好萌啊!
6、注意:寶寶耳道是否發炎
寶寶的這些行為一般情況下都是正常的,但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排除中耳炎這一可能。如果寶寶正在感冒、發燒、活躍度下降,精神狀況也很萎靡卻出現頻繁搖頭的動作時,最好帶寶寶去醫院看看,耽誤了治療會讓寶寶很難過。
寶寶出現這樣的行為時,爸媽們可以做點什麼呢?父母的陪伴大概是寶寶在這世界上最喜歡的東西了!給小寶寶揉揉耳朵,跟大寶寶一起玩開飛機的遊戲等,都能促進寶寶雙側內耳的發育。
寶寶的哭鬧和肢體動作都是他們的語言,可能每個寶寶的某個動作的含義都不同,這就需要爸爸媽媽費心思去體會啦,願天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462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