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孕媽媽在生產的時候,當寶寶出生後,每個醫生都會在寶寶48小時內,給寶寶做聽力篩查 ,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一項嗎!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到底為什麼要給寶寶做聽力篩查!
「寶寶剛出生48小時,醫生就說要做什麼聽力篩查。我跟他爸都說健健康康的,查那弄啥」。很多爸爸媽媽心裡都是這麼想的。然而這種「理所當然」可能會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下面我們看一個大數據:
2006年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聽力言語殘疾者2780萬.占殘疾人總數的33.52%。值得關注的是,7歲以下的聾啞兒童達80萬.並以每年3萬患兒的速度在增長。有的寶寶出生時看起來很健康,但可能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出現聽力問題了。很多家長不注重這項檢查,想著自家寶寶能有什麼問題。結果寶寶2~3歲了還不會說話才發現寶寶聽力存在問題,追悔莫及!
在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之前,醫生需做好這些準備工作!
1、對新生兒的出生天數、狀態、外耳道情況等進行評估,評判寶寶的情況是否適合做此項檢查
2、向產婦解釋測聽力的目的,徵求其同意和配合
3、檢查baby外耳道是否通暢
我們聊聊醫生是怎麼給寶寶做聽力篩查的:
其實很簡單,但是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去嘗試,還是讓專業醫生去操作吧!新生兒聽力篩查可沒你想像的那麼神秘、複雜,事實上確實一個聽力測試儀、一根棉簽即可。在醫生做完準備工作後,情況事宜、寶寶外耳道通暢的情況下,將測試儀放在寶寶外耳道中測試5~10分鐘便可知道結果,如果儀器顯示未通過需再測試2~3次。
爸爸媽媽肯定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給寶寶做聽力篩查的時候初篩報告單的結果是「未通過」,是否意味著寶寶的聽力出問題了?
首先「未通過」並不意味著寶寶一定會有聽力障礙,因為外耳及中耳的因素,如羊水過多、外耳道中的胎脂及血性殘留物等都會影響篩查的結果。
如果寶寶結果是「未通過」初篩,爸爸媽媽需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複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治療。(我把這一項標註出來)
那麼是不是寶寶做了聽力篩查後就一定不存在聽力問題嗎?
寶寶的「聽力篩查」通過了,說明寶寶現在的耳蝸或聽神經的功能基本正常,但不一定以後就絕對沒有問題。聽力障礙有些是遲發性的,也就是說不一定會立刻表現出來,比如嬰幼兒中耳炎。尤其可能有家族遺傳史的寶寶至少三年複查一次聽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460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