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校遲到竟然要躺在重症室,家長討說法遭拒絕

棋子傀儡| 2016-11-18| 檢舉

小柯現在讀初二,在家很乖巧,經常幫忙做家務,鄰居都稱小柯是老實人,只可惜學習成績不好。正是由於在學校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老實冷眼,得不到老實重視,事事看小柯不順眼,只要犯一點點錯就被罰,也正因為小柯老實默默的承受了這一切。

這天小柯的父母突然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說孩子從三樓陽台跳下來了,腿、手骨、鼻骨等多處發生骨折,現在正在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媽媽來到醫院後,看到躺在重症室的孩子,瞬間大哭起來。媽媽為查明真相要求學校提供錄像,但是學校以種種的理由遲遲沒有給。最後無奈只能報警,經過警方的是介入,最後看到錄像的情況大概是這樣:

小柯因為遲到5分鐘,卻被老師罰站2小時,在這個罰站過程中不停的對孩子進行指罵,具體指罵的內容錄像里不能查看。就這個時候,小柯內心承受不了,內心崩潰,就直接從三樓陽台跳下來,重重的摔在水泥地板上。

現在老師已經被警方行政拘留。

孩子的心靈的非常脆弱的,就小柯的情況,老師應該多多鼓勵孩子,為孩子找回自信心。而不是在小柯的傷口上撒鹽,雪上加霜。而且老師在這個過程體罰,辱罵孩子,導致孩子內心奔潰,最終引發慘劇。

小編今天來講講,體罰孩子的危害性來警惕各位達人。

1、體罰易使孩子形成暴力之上的心理意識。

濫用體罰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會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染上了暴力行為。

2、體罰易使孩子在問題認識上感到很迷茫。

孩子受到體罰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會的行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無論是打還是使用別的方式處理或懲罰孩子的過失的意義,不是針對事件的結果,關鍵的是針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和態度。批評、懲罰的根本目的與重點是讓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減輕懲罰。

3、體罰有時反而讓孩子無法吸取教訓。

當孩子對可能被懲罰的方式、輕重等考慮的越多,就越不關心事件本身的問題,從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訓和經驗越少。因為打罵只會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現你不喜歡的行為,並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後,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繼續淘氣,繼續使壞;打罵只是讓他學會了逃避,而沒有學會什麼是該,什麼是不該的是非善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455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