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月寶寶半夜耳朵竟流出黃色液體,家長以後不要再犯這種錯了

棋子傀儡| 2016-11-14| 檢舉

「醫生,你幫我看下孩子這是怎麼了,在發燒好之後就整個病怏怏的。」懷抱著寶寶的張女士哭訴。

原來寶寶才剛出生20多天,可最近一個星期不知道怎麼的孩子老是莫名的哭鬧,且還發燒了,燒一直都退不了了,孩子整天病怏怏的感覺,且每次給孩子脫衣服的時候就會大哭一場。

細心的醫生髮現,孩子的左耳竟流出黃色液體,而且小心一碰孩子耳朵,孩子就哭的厲害。當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醫生都被嚇了一跳,因為孩子腦脊液細胞數有12000個,而正常孩子的細胞數只有10個,經過詳細的診查確認孩子是中耳炎導致化膿性腦膜炎。

經過一番談話,罪魁禍首是它。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因為奶水非常充足,孩子喝的急,就老是嗆奶,常常吐的滿臉都是,有時候奶水也會順流這進孩子耳朵。張女士覺得在給孩子弄乾凈後就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可沒想到就是長時間這樣導致孩子患上中耳炎引發化膿性腦膜炎。醫生表示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洗澡都會避免讓孩子耳朵進水,但是往往會忽略了奶水和淚水。

如果寶寶是臥位喂奶的話,在吃飽後會很容易出現溢奶吐奶的現象,而奶水順著嘴角流入耳朵,如果大家沒有及時幫孩子清理,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中耳炎。

家長要如何發現孩子患了中耳炎?

1、 寶寶連續3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如果寶寶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當發現寶寶躁動不安、搖頭,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孩子突然變得煩躁,愛哭,而且夜裡總是睡不好覺,這時要立即帶他去看醫生。

5、當發現有黃色分泌物流出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6、鼓膜里有滲出液會導致聽力下降。如果你發現寶寶對你的召喚反應遲鈍,叫他幾遍也不理睬,要趕快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

中耳炎會嚴重危害孩子的 健康,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預防小兒中耳炎?

1、 在平時要給對帶孩子到戶外運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減少感冒的發生,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中耳炎的發生,因為經研究得出,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2、儘量讓孩子少含奶嘴,因為孩子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咽鼓管。

3、避免嬰兒躺著喝奶和哭泣,因為在嬰兒躺著吞咽時,營養豐富的液體會流入耳咽管並聚集,為傳染性生物體創造非常舒適的滋生場所。如果寶寶躺在那裡哭了很長時間,眼淚就會進到耳廓里,加上分泌物和髒東西,寶寶的耳朵很容易發炎。

4、因為仰臥和側臥的睡姿可以增加寶寶睡覺時的吞咽動作,從而促進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機會、降低感染的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405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