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誇孩子「你真棒」嗎?看看這篇文章吧
青芽兒 2016-11-12 21:28
微信搜索「青芽兒」關注;呵護幼小心靈,托起明天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別把誇獎說得太無力
前幾天參加一個朋友為孩子準備的生日聚會。六七個漂亮的媽媽帶著孩子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耍。席間印像比較深刻的就是每個媽媽都在盡情的稱讚著孩子,無論是寶貝吃了一口飯、分享了一下玩具給其他小朋友、自己打開杯子喝水或者只是開心的跑向媽媽的懷抱,都會收穫這樣的稱讚:
「寶貝真聰明!」
「寶貝,你表現的真好啊!」
「寶貝,你真像個天使!」
我們的父母一代在表揚我們方面比較吝嗇,通常對我們採用的是打擊、否定等方式。而我們這一代人做了父母,更多的強調是激勵式教育,強調讚美對孩子的積極作用。
一邊計算著父母給我們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一邊吸收著新的教育理念,摒棄父母的錯誤做法,扭轉態度,大力讚揚和鼓勵自己的孩子。
可是,像太好了、太棒了、真聰明這類空泛而密集的讚揚真的有效嗎?
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博士的研究發現,這些不具體而浮誇的讚揚除了會使孩子產生焦慮、助長孩子的依賴性外,對培養孩子自立、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響的品質沒有任何幫助。
稱讚孩子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可是稱讚絕對是一門需要打磨的技術活,也得有正確的規則和方法。
能起到積極效果的誇獎才是好誇獎
稱讚的規則
稱讚最重要的一條規則就是:要對孩子的努力和成績表示感激和欣賞,而不要隨便誇獎孩子的品性和人格。
「對品格的直接讚美就像直射的陽光,很刺眼,讓人不舒服。」並且,我們做父母的也理智的想一想,僅僅是看到孩子的一個行為,就上升到對孩子人格的讚美上,這樣的話會不會不太自然,甚至有點太扯了?
比如孩子自己收拾了玩具,家長說「寶貝,你把東西收拾的這麼有條理,一方面家裡看起來很乾淨,另一方面你不用擔心下次玩的時候玩具找不到,真好」。
誇獎行為和努力,孩子才能對準方向進步
孩子聽了後明白家長肯定了自己的努力和成績,會對自己的勞動感到高興,為自己的成績感到驕傲,然後下次他還會收拾玩具,來強化自己的努力和成績。
如果你說「你真是個特別棒的孩子!」這樣的評價可能會嚇著孩子,讓孩子摸不著頭腦,反而會有心理壓力,會心虛,我根本沒那麼棒吧?
比如孩子做對了一道題,你誇獎孩子「你真聰明,這麼難的問題都能思考出來。」那麼以後他可能不大願意接受負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因為他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但是如果你說「寶貝,你真愛動腦筋,這麼難的問題都沒放棄。」那麼孩子會明白父母看到了我的努力,我能把這麼難的題做出來是我思考的結果,下一次他會更加積極的爭取進步,更願意接受挑戰,克服困難。
太過誇張的稱讚容易給孩子造成壓力
稱讚的另一條重要的規則就是對孩子的誇獎要真誠、適度,不應當太誇張。
我的孩子有一天記日記時用了三個特別貼切的形容詞。我看後很驚訝她用詞的準確,於是就興奮的對她說「寶貝,你的日記寫的太好了,這三個形容詞用的非常恰當!」孩子聽了當時特別開心。
可是第二天她記日記的時候,坐那裡半天,遲遲都沒有動筆。
我問她「你怎麼了呢?」她說「我擔心今天日記寫的不會有昨天的好。」
我頓時明白了,昨天的誇獎用力過猛,不僅沒有起到鼓勵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誇獎也要因此而不同
所以對孩子的稱讚一定要適度,不能太誇張,即使孩子當時的表現讓你印象深刻,也要適度不誇張的表達欣喜和讚揚,因為誇張的稱讚你可能會讓他無所適從,阻礙他前進的腳步。
有些家長感情比較豐富,會給孩子貼一些「高手、天才、舞蹈家」等等豪華的標籤,認為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但是不要低估孩子的感受力和智商,言過其實的讚美會讓孩子逐漸分辨出話中含有的水分,對你的稱讚感到懷疑或者不屑一顧。
所以我們要真誠而適度的對孩子的進步和努力進行肯定。
稱讚的方法
稱讚應當包括兩個部分:我們對孩子說的話,以及孩子聽了我們的話後在心裡跟自己說的話。
稱讚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感到愉悅,並且知道什麼行為是好的,從而更加積極的實施。
誇好孩子是門學問,誇對了她才真的好
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自己說的話,讓孩子能夠從中清楚的知道到底因為什麼得到了誇獎,逐漸學會自我激勵。要做到這些,需要以下方法:
① 稱讚要盡可能具體化,要就事論事的稱讚細節。
比如你的孩子給你端了一杯水,媽媽與其興高采烈的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就不如說「謝謝你幫媽媽端了一杯水,媽媽很開心」;
孩子的作文寫得不錯,你可以誇獎「你的作文寫得很有條理,並且用詞準確生動,讓人讀起來很舒服」就比你說「作文寫得真棒」有效的多。
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貼合孩子實際的稱讚將發揮更大作用
② 稱讚要善於用比較級。
這裡說的比較級不是把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因為那樣的比較毫無意義。而是要讓孩子跟自己比。
孩子跟自己比,每一天都有進步,每一天都在進步中獲得成就感,這樣孩子會得到真實的快樂,更有前進的動力。
孩子練琴,可以說,「今天你彈的就比昨天更流暢了!」「這週你彈的曲目比上週難了許多,可是我看你彈起來也是跟上週一樣順利呢!」
孩子跳舞每天練習搬腿,可以說「昨天你才能堅持5秒,今天能堅持了10秒,每天努力都有進步呢!」這些誇獎別說孩子了,連我聽了都很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建議和期望放在讚賞之後,孩子更樂於接受
③ 稱讚要和建議相結合。
比如孩子寫作文,我們誇他,「今天這篇作文把事情描述的很完整,挺不錯的,如果你下次再加上一點修飾詞,作文會更精彩呢!」
比如孩子寫作業,我們誇他「今天寫的字工工整整的很漂亮,如果下次速度再快點會更好呢。」
通過誇獎,逐步的朝著某個正面的方向引導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④ 稱讚孩子加點肢體語言效果會更棒。
人是一種奇妙的動物,身體的接觸會比語言更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你很為他高興,這很重要
所以在表揚時可以加上擁抱、摸摸腦袋、拍拍肩膀、撫摸孩子的頭髮等,進一步強化稱讚的效果。
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感受到家長內心的喜悅與欣賞,更多的感受到父母的珍愛,從而強化內在的安全感。
正確的稱讚會讓你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不信,你試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