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疼痛一直讓孕媽媽們感到恐懼,好在目前隨著分娩鎮痛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已經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分娩的疼痛。雖然手術麻醉是很平常的事,但分娩時採取的麻醉方式還是讓許多孕媽媽忐忑不安,手術前需要簽字的協議也給家人增加了幾許擔憂。剖宮產時麻醉可怕嗎?有多大的風險?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分娩時,麻醉是必須的嗎?
剖宮產是必須進行麻醉的,自然分娩則在產婦有要求選擇無痛分娩時才需要。分娩時產婦由於疼痛而大聲地喊叫,會使體內耗氧量增加,容易導致呼吸性鹼中毒,最終導致產婦及胎兒出現低氧血症,發生胎兒窘迫。但如果採取適當的緩解疼痛措施則可使上述的應激反應減弱或消失。麻醉的目的是在不影響產婦及胎兒生理功能的情況下幫助產婦安全度過生產過程,減輕疼痛,順利分娩健康的嬰兒。
由於麻醉屬於侵入性的處置手段,所以有一定的副作用及併發症。若生產時採取鎮痛措施,從麻醉開始到分娩結束,不但有產科醫生和助產士對整個產程進行觀察,還要有麻醉醫生對產婦生命體徵進行檢測,提高其安全性。所以,在了解麻醉的必要性及風險後,孕媽媽們並不需要害怕麻醉,生產時採取的麻醉方式是相對安全的。
剖宮產常用的麻醉方式
剖宮產常選用的麻醉方式有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硬聯合麻醉。
連續硬模麻醉是過去剖宮產首選地麻醉方式,其麻醉效果好,麻醉平面和血壓較容易控制,對母嬰安全可靠。但存在起效慢,阻滯不完善,骨骼肌鬆弛欠理想等缺陷。
腰麻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骨骼肌鬆弛理想,但對血液動力學影響大。
腰硬聯合麻醉既有腰麻用藥量小、潛伏期短、效果確切的優點,又具有持續硬膜外麻醉的靈活性,並且留置的硬膜外導管可用於術後鎮痛。近年來將這種麻醉方法廣泛應用於產科手術。
打麻醉時產婦如何配合?
打麻醉時需要產婦側躺並彎腰抱膝,呈「煮熟的大蝦」狀。用專門的細針,從後背脊柱的棘突間隙進針,將麻醉藥注入脊髓末端的空腔處,使藥物能夠進入珠網膜下腔,從而達到下半身止痛的作用。
麻醉後有什麼感覺
麻醉過程中孕媽媽的意識是清楚的,也能自行呼吸,只是下半身完全失去感覺與運動的能力。因為控制排尿的神經作用也被同時阻斷,所以需要放置導尿管來預防尿瀦留。
麻醉時要與醫生及時溝通
在實施麻醉的過程中,孕媽媽應如實地回答是否有麻、痛或「過電」等感覺,以便麻醉師及時調整用藥。如有不適感,要及時告訴醫生,避免出現危險情況。
麻醉也有副作用
剖宮產所採用的區域麻醉方式止痛效果良好,危險性較低,對媽媽和寶寶幾乎沒有影響,但可能會有頭暈、噁心、嘔吐、胸悶、發抖等副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376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