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都有這樣一個認知,
那就是寶寶多吃蔬菜對身體好,
這並沒有錯,但是哦,不科學的吃法反而是事倍功半的~
甚至有可能危害寶寶的健康!
下面就和親寶貝一起來看看蔬菜的十大「致命」吃法吧!
1長時間地燜煮的綠葉蔬菜
很多媽媽做輔食的時候,都喜歡加點蔬菜,尤其是做湯、熬粥的時候。
但是哦,綠葉蔬菜在烹調時不宜長時間地燜煮。不然,綠葉蔬菜中的硝酸鹽將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容易使寶寶食物中毒。
親寶貝建議
青菜做輔食的時候,千萬不要蓋鍋蓋!!!菜葉變黃就代表不能給寶寶吃了。
2經常在餐前吃的西紅柿
西紅柿應該在餐後再吃。
這樣,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胃擴張,使寶寶產生腹痛、胃部不適等症狀。
親寶貝建議
西紅柿最好用開水燙熟去皮,打成泥狀再喂給寶寶,一次不要給寶寶吃多了,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3沒用沸水焯過的苦瓜
苦瓜中的草酸會妨礙食物中的鈣吸收。
因此,在吃之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需要補充大量鈣的寶寶不能吃太多的苦瓜。
親寶貝建議
寶寶早期輔食中,我們一般會把苦瓜煮的很爛,所以就不存在草酸的問題,這一點主要針對開始吃硬食的寶寶,一定要用沸水焯過。
4洗得太乾淨或用水浸泡香菇
香菇中含有麥角淄醇,在接受陽光照射後會轉變為維生素D。
但如果在吃前不過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不會損失很多營養成分。
煮蘑菇時也不能用鐵鍋或銅鍋,以免造成營養損失。
親寶貝建議
菌類都不建議長時間浸泡,用流動水沖洗乾淨即可。尤其是夏天,高溫下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
5胡蘿蔔與蘿蔔混在一起做成的泥醬
不要把胡蘿蔔與蘿蔔一起磨成泥醬。因為,胡蘿蔔中含有能夠破壞維生素C的酵素,會把蘿蔔中的維生素C完全破壞掉。
親寶貝建議
除了胡蘿蔔和蘿蔔,西紅柿和豬肝最好也不要混在一起做菜,不是說它們不能混搭吃,而是豬肝會影響VC的吸收~~
6半生不熟的豆芽菜
豆芽質嫩鮮美,營養豐富,但吃時一定要炒熟。
不然,食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適反應。
親寶貝建議
豆芽又叫活體蔬菜,VC、鈣、鐵很豐富,豆芽打成泥比較適合7個月以上的寶寶。
7做熟後存放過久的韭菜
韭菜最好現做現吃,不能久放。
如果存放過久,其中大量的硝酸鹽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引起毒性反應。
親寶貝建議
韭菜不能多吃,一周一次就差不多了。寶寶在消化不良、生病發燒等身體不適時,不建議吃韭菜;對韭菜過敏的寶寶也不適宜吃;且韭菜中的草酸含量過高,建議最好在烹制時過水去草酸,這樣吃起來更健康。
8胡蘿蔔素
雖然胡蘿蔔素對寶寶很有營養,但也要注意適量食用。
寶寶過多飲用以胡蘿蔔或西紅柿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蘿蔔血症,使面部和手部皮膚變成橙黃色,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穩定、煩燥不安、甚至睡眠不踏實,還伴有夜驚、啼哭、說夢話等表現。
親寶貝建議
胡蘿蔔素不只存在在胡蘿蔔中,要注意膳食均衡,成年人每日只需食用約85個檸檬或1/2根胡蘿蔔或1片芒果或1根蘆筍即可滿足需要;因此,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一天一根胡蘿蔔的逼著寶寶吃啦~~
9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給寶寶過多吃。
草酸在人體內會與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排出體外,影響鈣和鋅在腸道的吸收,容易引起寶寶缺鈣、缺鋅,導致骨骼、牙齒髮育不良,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親寶貝建議
菠菜淖掉草酸後,其含有的豐富的葉酸是腦部發育不可缺少的,推薦芝麻醬菠菜,一周一次的頻率還是可以的,但是孩子正在補鈣就不建議吃了。
10扁豆
扁豆含有一種特別的基因,該種基因會造成人體甲狀腺腫,並促使人體排出甲狀腺氨酸,進而造成甲狀腺氨酸缺乏。當甲狀腺氨酸缺乏的時候,人體會自動增加甲狀腺的分泌。
處於發育階段的小朋友體質非常脆弱,因此,不應該吃太多的扁豆。
親寶貝建議
扁豆中還含有紅細胞凝聚素和皂甙,這兩樣都是有毒的,只有加熱到攝氏100度並經過10分鐘以上,這種的毒性成分才能破壞。因此,給寶寶吃的扁豆,一定要保證炒得熟透透的~~
另外,親寶貝還要提醒各位新手爸媽五個「不要」:
3個月內不要咸。
1歲以內不要蜜。
3歲以內不要茶。
5歲以內不要補。
6歲以內不要過量喝果汁。
如果你覺得有用,
別忘了傳發給更多的爸爸媽媽看看,
謝謝!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