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寶寶愛脫皮,頭痂、私處清洗尺度如何把控,護理要點匯總,媽媽們請收好

SnYek| 2016-11-10| 檢舉

現在氣溫較低,手一觸碰涼水,感覺渾身都冷,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不想洗澡,更不用說一些原本就害怕洗澡的小寶寶啦。

洗澡對於寶寶來說還是有不少益處,只是寶爸媽常常糾結的是,寶寶軟軟的腦袋殼應該如何洗,頭部痂皮要清除掉嗎?

寶寶隱私部位到底應該如何清洗,清潔過度怕對寶寶有傷害,護理不好導致寶寶的會陰感染,小陰唇粘連,更是萬分自責。

我家的是男孩,我想請問一下,男寶寶的小雞雞需要定期翻開包皮清洗嗎?

剛開始沒清洗的時候,小便會沖出一些白色的塊狀,後來就每隔兩個星期清洗一次,每次龜頭上還都會有很多白色的東西,但是每次給寶寶洗這些白色東西的時候,他都會哭,不清洗的話有影響嗎?寶寶現在十個月了。

不建議給男嬰每天刻意強翻包皮清洗。剛出生後,包皮口緊且與龜頭一定粘連,約2-3歲,包皮口開始放鬆且與龜頭漸分離。

不論是強行分離,還是自然分離,都會發現龜頭上附著白色粘性物——包皮垢。包皮垢為脂溶性,應先用橄欖油等浸抹,幾分鐘後再用浸滿油的棉簽去除,不會引起不適感,切忌用沾水的棉簽清理。隨著孩子長大,鼓勵洗澡時自己翻開包皮清洗,鍛煉管理自己的能力。

下面,大家就一塊來看看,寶寶在秋冬這樣的天氣下應該如何掌控洗澡的頻次、水溫?寶寶的頭部痂皮要如何處理?男寶、女寶的私處應該如何清洗才能避免出現問題?

寶寶常見的脫皮現象是何原因?頭部頑固痂皮如何清洗?

1.幾乎所有的新生嬰兒都有不同程度的脫皮現象

有些是 輕微的皮屑,有些會像蛇蛻皮一樣大面積剝脫,個體差異很大。這種脫皮現象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但以四肢、耳後、各皮褶處較為明顯。

注意:只要蛻皮後的 皮膚清潔乾燥、沒有炎癥表現,寶寶沒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現,精神、食慾、睡眠良好,就不用緊張。

2.寶寶出現脫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1)新生寶寶皮膚最上面一層角質層發育不完善,容易脫落;

(2)另外,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並不發達,表皮和真皮連接不夠緊密而脫落機會增多;

(3)寶寶從溫暖濕潤的羊水環境,進入較為乾燥、寒冷的空氣環境,表皮受刺激收縮,也容易脫落;

(4)寶寶生長發育迅速,表皮更替速度也更快。

3.寶寶痂皮部位的清洗,尤其是頑固的頭部痂皮處如何清洗?

通常只需要洗澡時等待表皮自然脫落即可,不需要也盡量不要採取任何措施,更不要強行將其撕下,這樣會增加表皮撕裂、破損的機會,可能會造成感染。

頭部較為頑固的痂皮,可用植物油或寶寶潤膚油用棉簽浸潤後用軟梳或濕布輕輕擦拭,數日後即可清除,切忌用手摳,避免感染。

注意:如果表皮嚴重脫落,露出的皮膚發紅、腫脹甚至糜爛,觸之疼痛,寶寶煩躁或萎靡不振,並出現發熱、厭食、嘔吐、腹瀉等表現,很可能出現 新生兒剝脫性皮炎,可繼發於或伴發各組織炎癥或敗血癥,多考慮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類猩紅熱表現,少數由藥物、各類過敏反應等引起,死亡率高,需盡快就診。

因此很多通過表皮脫落情況判斷寶寶是否存在脫水,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寶寶洗澡的頻次如何把握?是否需要塗抹潤膚油?

1.不同季節寶寶洗澡的頻次

洗澡不需要過於頻繁,冬天1周1~2次,夏天酌情增加,1周3~6次均可,且清水清洗就足夠,不需要任何化學清潔成分,更不要用手或毛巾用力揉搓皮膚,去除脫落的皮膚碎屑,這樣不僅會破壞皮膚天然保護層,還可能造成肉眼不見的皮膚損傷,引起感染。

2.是否需要給寶寶塗抹潤膚油?

冬季一些特別乾燥的地區,可考慮適量塗抹嬰兒潤膚油。事實上絕大多數情況是不需要的。新生嬰兒皮膚表面會有一層皮脂保護層,對形成皮膚表面的保護性酸膜有重要作用,可以滋潤肌膚並一定程度上預防感染。

在出生第二周開始,皮脂分泌量會逐漸減少,但也足夠維持寶寶需要。因此,寶寶有天然的護膚、清潔機制,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過多人為干預,否則會破壞這一天然的保護機制。

3.給寶寶洗澡的常用注意事項

(1)室溫必須保證,特別是浴室內的溫度,最好高於25度。

(2)洗澡後快速將孩子身體擦乾。

(3)平素洗澡只用溫水,沒必要每天用浴液。

(4)如果皮膚並不幹燥或沒有濕疹,沒必要洗澡後用潤膚露。

(5)如果選擇潤膚露,應選擇天然製品。

女寶私處清洗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細節

1.女寶寶私處清潔的常用步驟

2.女寶寶清洗時需要注意的細節部位

(1)適當清潔女嬰外陰即可, 避免因清理過程造成局部黏膜損傷引起小陰唇粘連現象。

家長在平時給孩子更換尿布期間,適當清理陰唇即可,可用溫水從上至下沖洗局部,將表面的附著物和細菌沖掉就可以了。

(2)女嬰私處出現部分粘連, 且出現排尿費力或尿路感染時,才需使用含雌激素的藥膏治療。

在3個月~6歲的女童中,大約1/3~1/4會存在陰唇粘連,絕大多數粘連范圍較小,不會引起家長和醫生的注意。隨著生長,大多數陰唇粘連可自行消除。只有出現排尿費力或尿路感染時,才需使用含雌激素的藥膏治療。

如果發現 小陰唇已粘連,除不要繼續「認真」清洗局部(只用清水自上而下沖洗),還需注意排尿時孩子是否有哭鬧(陰唇粘連造成排尿口狹窄),排尿後是否還有尿液繼續滴出(陰唇粘連造成局部形成小兜,存留尿液),是否出現了泌尿道感染等。 若無上述情況,不需立即手術分離,7~8歲時可自行分開。

男寶私處清洗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細節

1.男孩私處清洗方法

2.男寶包皮垢的清洗辦法

很多男嬰的家長越來越關注嬰兒包皮問題。男嬰的外陰非常容易護理,每天洗澡時沖洗外面即可,不需要特別護理。

有時男嬰包皮下會積存一些正常廢物——包皮垢(包皮與龜頭間的乳白色物質),家長會發現用清水沖洗、擦洗包皮垢效果不好,還會遭到孩子的反抗。

其實處理方法非常簡單,包皮垢屬油脂類分泌物,溶於油,在包皮和龜頭處塗上橄欖油1~2分鐘,再用浸滿油的棉簽輕輕擦拭,就會非常容易地去除所有包皮垢。

3.包皮過長或包莖的護理清洗措施

3歲內,絕大多數男童都表現為包皮過長或包莖,出現包皮感染較少。3歲後男童的包皮與龜頭逐漸分離,這個過程會持續較長時間,有些會因細菌進入包皮與龜頭間隙內而出現包皮下感染,局部消炎或清洗即可控制和治療感染,對未來的生理功能不會產生影響。

包皮與龜頭分離後,包皮會自然上翻(最早也要到2~3歲),10歲之前基本就能分開。當包皮與龜頭翻開後再進行常規的上翻包皮清洗,那時清洗局部也就容易了。5~6歲以後再評估孩子是否包莖,只有真正的包莖才需手術。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359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