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能喂出中耳炎?因為你的喂奶姿勢不正確!

今日,波波醫生的診室來了一位焦急的媽媽……

啥?!喂奶喂出中耳炎??

要解開這個「神秘」的問題,就要先了解嬰兒的生理結構。

1.嬰兒咽鼓管外形平直且寬,中耳與咽部通過咽鼓管相連,與成人長而成角的咽鼓管不同,嬰兒的咽鼓管還處於發育中,而且位置偏低。故喂養時若姿勢不對,食物很有可能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成為引起嬰兒的化膿性中耳炎的誘因,呼吸道感染致病箘也容易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發疾病。

2 另外,嬰兒的胃結構跟大人的胃部有很大差別。寶寶的胃小,外形橫,賁門較鬆弛。隨著年齡增長,胃體積將逐漸增大,由原來橫著的形態逐漸變為豎立的形態,賁門也逐漸緊張收縮,故成人不容易食物反流。正是由於嬰兒這特殊的解剖結構,喂養時容易嘔吐或者嗆咳到口咽部,再通過咽鼓管到達中耳,反反覆復,易形成化膿性中耳炎。

嬰兒胃部體積的發育經歷了從豌豆到葡萄,草莓,西柚最後達到白蘭瓜大小的過程。故給嬰兒喂養時千萬不能過度喂養,不然會給嬰兒的胃部造成巨大的負擔,因為消化食物時全身大部分的血液都供給到胃部,過度喂養容易使新生兒其他部位血液供給不足,嚴重會造成心衰等不良影響。

嬰兒化膿性中耳炎有什麼危害呢?

若嬰兒的中耳發生化膿性炎症,它就像一個病灶池,一直釋放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化膿性細菌及其毒物,侵犯中耳旁邊的一些器官,引起鼻竇炎,扁桃體炎等等。

長期的化膿性中耳炎不治會使嬰兒耳朵里的骨頭壞死,如聽骨壞死進而影響孩子的聽力。

嚴重的話可能引起嬰兒耳膜穿孔。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是否罹患化膿性中耳炎?

1.孩子近期行為異常,夜間愛哭鬧,搖頭。

2.喜歡用手撓抓耳朵。

3.發熱。

4.對旁人說的話反應相對遲鈍,不愛搭理人。

5.耳朵有膿液流出來。以上症狀出現要高度懷疑孩子是否罹患化膿性中耳炎,並及時去醫院就醫。

如何預防嬰兒患上化膿性中耳炎?

1.哺乳時建議讓孩子坐起,不要平臥,保持乳汁不會倒灌入耳管。

2.喂養時注意不要讓孩子吸奶過快,可用手指夾持乳 頭減少乳汁的大量溢出,奶瓶的奶 頭孔不應挑選過大。

3.合理喂養,不應喂太飽,哺乳完後最好不要讓孩子立即躺下,先豎立抱著一會兒、拍奶嗝,再讓其平躺,防止溢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358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