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降生後稍等片刻,胎盤隨之排出,接生人員會檢查胎盤是否完全,檢查會陰,對破裂的傷口進行縫合,如果有側切的產婦,接生員會逐層的進行縫合。輔助的醫生會站在產婦旁邊,輕輕的對子宮的底部進行按摩,促進子宮的收縮。出生的嬰兒會大聲啼哭,向世界宣告「我來啦!」接生人員會吸凈新生兒口鼻的黏液,擦乾身上的羊水,交到台下,將寶寶放到開放暖箱中進行檢查身體,測量身高和體重,包裹好。
產後護理基本知識
1、每日應觀察惡露量、顏色及氣味。凡是超出正常量,或色、氣味改變,以及時間的延長,均視為異常。
2、順產和剖宮產的護理區別。剖宮產由於產婦經過手術創傷,身體虛弱,並且子宮上有創面,所以惡露時間相對要長一些,產後出血量上也較順產多。
另外,在發生晚期產後出血時,考慮的原因側重有所不同,順產首先考慮子宮復舊不良,胎盤附著處血塊脫落出血,再者就是胎盤胎膜的殘留,而剖宮產則首先要考慮子宮切口感染髮生的出血。
3、保證室內有新鮮空氣,這一點對產婦、嬰兒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但流動的空氣絕對不能直接吹到大人與寶寶身上!建議:在早晨、上午通風,空氣品質好一些。
4、產婦要保持心情愉悅,有利於自身身體恢復正常更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後期可以適當看幾分鐘電視,但時間不要長,不要看書、用電腦。
5、炎夏季節不開空調是不現實的,但溫度控制原則是:寧高勿低。人(不是指產婦,產婦體虛容易出汗)在室內安靜的休息時不出汗即可,出風口要朝向與人相反的方向,無法調整時可在空調出風口掛帘布擋風。
6、忌不洗澡、不梳頭:按科學規律,產後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腳。及時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保持汗腺孔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汗液排出。還可調節植物神經,恢復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
7、忌喝大量白開水:一般產婦在懷孕末期通常都會有水腫現象,而產後坐月子正是身體恢復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要讓身體積聚的所有水分儘量排出,如果又喝進許多水,將可能不利於身體恢復。如果是剖宮產的媽媽可能需要服一些藥物,則仍需飲用適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飲用大量水,而應該分次適量喝
8、按摩子宮:目的是幫助子宮的復原及惡露的排出,也可預防因收縮不好而引起產後出血。方法:先找出子宮的位置,對於正常分娩的產婦,可以輕易在肚臍下觸摸到一個硬塊,即子宮的位置,當子宮變軟時,用手掌稍施力量於子宮位置環行按摩,使子宮硬起,則表示收縮良好;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則暫時停止按摩,可采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若仍疼痛不舒服,影響休息及睡眠,可通知護理人員。
9、多吃蔬菜水果:產後第一天應該吃些稀軟但有豐富營養的食物。有湯水的東西,像雞湯、排骨湯,對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增加維生素的攝入,而且對防止便秘也有幫助。總之要葷素搭配,開胃,多樣化。
10、關於初乳:初乳不可浪費。一般來說,當寶寶臍帶處理好後,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孩子喂奶了。母親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帶黃色的乳汁,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從而保護嬰兒免受細菌的侵害。
11、乳 頭皸裂:哺乳時,寶寶不正確的吸住乳房,或者喂完後將寶寶移開時不小心,都可能造成乳 頭疼痛甚至皸裂。只要在開始和結束哺乳時小心的處理,才可防止發生;若已經發生疼痛或皸裂時,喂奶前後也必須小心處理好,讓乳 頭能儘快的復原。使用乳 頭保護器:為保護疼痛的乳 頭,可以用乳 頭保護器保護。
12、脹奶:產後3-4天左右乳房中會充滿乳汁,使乳房變大變重,俗稱脹奶。脹奶通常只持續1、2天,但非常不舒服且可能復發。緩解脹奶的辦法是人工擠奶或喂寶寶吃。此外,熱敷乳房,或輕緩的朝乳 頭處按摩也可以
13、產後疼痛:因為子宮的收縮,可能會感覺到抽搐似的疼痛。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子宮恢復的過程。這種感覺在喂母乳時會更加明顯。
溫馨提示:產後恢復(產後收腹很關鍵)
懷孕期間,子宮變大、腹壁鬆弛,再加上順產時太用勁兒,都會導致產後肚子變大、腹肌變松。因此,在順產後一周內用收腹產品是有好處的,最好在順產後第三天開始使用。然而刨腹產在一星期以後使用為宜。
產後六個月內脂肪是流動的,是重塑體形的最佳時機,產後是否進行塑身的努力,對於產後體形恢復具有巨大影響。重塑體形從產後第2天到第3天開始,持續半年最有效。
個人建議買好一點的收腹衣。有的朋友覺得我有必要買那麼好的嗎?等你生完孩子帶寶寶出門別人還懷疑你是不是又懷孕了?你就後悔了。我用的就是產後哺乳專用的塑身衣。上衣和褲子雙重收腹,效果很好,穿著不勒,不悶,透氣性不錯。主要專門針對哺乳期腹部的恢復。對骨盆和子宮恢復有特別好的作用!我也就是剛開始穿了一星期肚子就收回去很多,於是整個月子都在堅持,出了月子就了15斤左右。而且肚子也收的特別緊。我還在堅持,產後半年必定可以恢復如初……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