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產孕婦來說,分娩所需的時間一般為12-15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而二胎媽咪最長則不超過18小時,甚至有部分孕婦生下孩子僅僅需要4個小時左右。
正常的產程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從子宮有規律收縮開始,到子宮頸口開全為止。初產婦第一時期約需要12個小時;經產婦則需要6個小時左右。第二產程一般僅需1-2個小時,這段時間也正是准媽咪衝刺的階段,認真配合醫生用力,初產婦約需2個小時,經產婦約需1個小時。第三產程,也就是就是從胎兒娩出後到胎盤娩出的這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准媽咪已經不再陣痛,並且已經聽到了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
分娩時,整個產程超過24小時的話,就為滯產了。子宮收縮、胎位等等都會影響產程。然而,生孩子並非越快越好。如果整個產程短於4小時,那就為急產了。造成准媽咪產程過慢的原因多種多樣。每個准媽咪的體質都有差別,所以准媽咪在子宮收縮方面也是因人而異,而子宮收縮正是影響寶寶分娩的一大關鍵因素。
如果寶寶胎位不正 、媽媽的骨盆形狀特別、骨盆內部體積不夠大或者准媽媽骨盆曾經受過外傷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產程過慢。精神也是一個因素。如果准媽咪處於過於緊張、害怕的狀態下,也會影響生產激素髮揮作用而造成產程過慢。
如果遇到了分娩產程過慢的情況,醫生會選擇人工破水或者是打催產素。如果准媽咪的宮縮不強,羊水混濁,或胎頭下降情況不好,更是會選擇人工破水。通過催產素幫助宮縮來縮短產程。這時候孕婦會覺得特別累,迫不及待地想儘快把寶寶一把拽出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