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肺水腫原因竟是家裡最常見的東西!

棋子傀儡| 2016-11-06| 檢舉

昨天,小編收到了一則爆料:有一個8歲女孩口鼻出血、小便失禁,意識模糊,差點被悶死。而讓小女孩出現生命危險的,竟然就是家裡最常見的東西……

前幾天下午,8歲的小女孩(化名小a)在家裡玩耍。下午3點多的時候,小a的媽媽一直都沒聽到小a的動靜,感覺有點奇怪,就跑去房間裡找她。一開始還沒找到小a在哪裡,後來翻開了被子才找到。不過小a那時候的狀態真的嚇壞她的媽媽了,口鼻出血,還有一點點小便失禁,意識也模糊了,叫上去沒反應,所幸還有呼吸。

小a的媽媽見到這個場景,趕緊把小a抱出了被子。不停地叫小a的名字,還掐人中,整整十幾分鐘後,小a才慢慢甦醒過來,不過意識還是很模糊。小a媽媽覺得不放心,趕緊把孩子送去了醫院。由於小a的媽媽以為小a只是受到了驚嚇,所以醫生只是配了一點藥就讓小a回家了。

晚上8點多,小a不僅僅眼角有很多血絲,還吐了一小口血。小a的媽媽趕緊把小a送去醫院,醫生詢問了小a被悶的整個過程後,預感小a可能是得了「蒙被綜合症」,而且很有可能有其他併發症,於是馬上就給她拍了片。拍片的結果證實了醫生的猜想:小a得了肺水腫。

擔心小a有其他的後遺症,醫生建議小a的媽媽趕緊帶小a去杭州的大醫院做全面的檢查。

什麼是蒙被綜合症?

蒙被綜合症是指母嬰同蓋一床被,把嬰兒睡在母親的腋下,結果形成了高熱和缺氧的環境。由於嬰兒沒有掙脫能力,時間一長,就引起了嬰兒蒙被綜合症。當家長一覺醒來時,發現小兒大汗淋漓、衣服濕透、高熱、面色蒼白或土灰、呼吸不規則、皮膚發花、四肢肌肉鬆弛、雙目凝視、抽搐、昏迷,甚至窒息而死。

悲劇莫重演 這些常識要牢記

一般來說,蒙被綜合症多發於多見於嬰兒尤其是未滿月的新生兒,而且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雖然這個案例中的小女孩已經8歲了,但是還是遭遇了蒙被綜合症,足以見得這種情況有多恐怖。

大潮君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識,希望能幫助大家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1.寶寶衣服該怎麼穿?

不要給孩子穿太多,也不要蓋太多,和大人一樣就差不多了,稍微冷一點反而有助於幫孩子產生抵抗力。

不要在嬰兒頭上罩毛巾或紗巾之類的東西,防止嬰兒活動時毛巾掉落到嬰兒的面部而發生缺氧或窒息。

2.被子該怎麼蓋?

最好的辦法是用嬰兒睡袋。如果不用睡袋,也不要讓孩子睡在夫妻之間。提倡母嬰分被睡眠,儘量不要母嬰同蓋一床被或讓嬰幼兒睡在母親的腋下,極易形成高熱和缺氧的環境。

爸媽不能睡得太死,要應經常看望睡眠中的嬰兒,當嬰兒哭鬧或煩躁不安時,應及時尋找原因。如嬰兒面色通紅,甚至頭上有汗,說明太暖,應及時移去取暖設備,或減少蓋被。

不要蒙被入睡,更不能含奶 頭入睡,以防影響呼吸,這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

嬰兒睡覺就像青蛙一樣,兩隻手會一直往上動,很容易把被子拖上去。有些農村裡的土法子也很實用,比如睡覺前先把嬰兒的手放直,再在腋窩下面綁上一些輕巧的東西,這樣孩子們在睡覺的時候,手就不會輕易向上動了。

3.這樣判斷孩子冷暖需求,要不得!

誤區一:靠手溫判斷冷不冷

摸手的冷暖,判斷孩子穿的衣服是否合適,這在冬天並不適合。因為手是長期暴露在外的,穿再多的衣服,小手也可能是冰涼的。

誤區二:室內空調溫度過高

有些家長用空調將室溫調到30℃左右,而室外溫度往往只有幾度。如此巨大溫差下,孩子進出室內外,很容易生病。

誤區三:捂汗來退燒

捂汗冬季孩子容易發燒,有的家長認為發燒後多穿點,只要捂出汗來就能退燒。其實這種方法有害無益,極易造成「蒙被綜合症」,還可能導致高熱驚厥。正確的方法是將孩子衣扣稍微解開,以便充分散熱,同時做到手腳保暖。

小編碎碎念: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危險,但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或疏忽而造成的憾事,那真是追悔莫及!希望新手爸媽們提高警惕,多多注意孩子生活中的小細節,不要因小而失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313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