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表現說明1個問題,你的寶寶過度喂養了

准爸爸媽媽都擔心寶寶吃不飽,時不時給寶寶喂東西,這樣很容易導致過度喂養。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去判斷我家寶寶是不是過度喂養了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過度喂養嗎?大家一定要學會,避免喂出病來。

這4個信號提醒你,寶寶過度喂養了

過度喂養是指寶寶因為攝入奶量過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綜合徵。過度喂養的寶寶會發出這4個信號:

1、水樣便,常帶有泡沫和綠色。

2、嘔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緩解。

3、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脹氣而哭鬧。

4、體重不增或體重減輕。

過度喂養對寶寶有什麼危害?

1、過度喂養容易導致寶寶腦疲勞。因為吃的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相對腦供血量減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2、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或積食。

3、影響大腦發育,造成智力偏低。

4、成年後的各種慢性病的高危隱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

怎麼預防寶寶過度喂養呢?

1、提高母乳喂養率

過度喂養的主要原因是過早添加斷奶食品和高鹽、高蛋白攝入。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英國嬰兒超重和肥胖者眾多。通過營養教育,母乳喂養率提高,寶寶添加固體食物的時間有所推遲,兒童超重和肥胖發生率明顯下降。

2、調整飲食習慣

所有的孕媽媽和新媽媽們都要努力學習和了解正確喂養的重要性,學會正確調製配方奶的方法,避免過早為寶寶添加固體食物。嬰兒時期是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儘量不要讓奶瓶喂養時期過長,准爸爸媽媽要避免用食物去安慰、鼓勵寶寶等。

(1)0~6個月的寶寶:純母乳喂養能滿足6個月齡以內寶寶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按需喂奶,每天喂奶6~8次以上。如果寶寶體重不能達到標準體重時,需要增加母乳喂養次數。不能用純母乳喂養時,宜首選嬰兒配方食品喂養。

(2)6~12個月的寶寶:每天保證600mL~800mL的奶量,繼續母乳喂養,逐漸給寶寶補充一些非乳類食品,首先添加穀類食物,比如嬰兒營養米粉。

(3)6月齡時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例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泥等。

(4)7~9月齡時可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例如爛面、碎菜、全蛋、肉末。

(5)10~12月齡時,很多寶寶可逐漸轉為以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每天應安排有水果。製作輔食時儘量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6)12~36個月的幼兒期:這時候是快速生長發育時期,需要特別關照安排寶寶的膳食。繼續給予母乳喂養或其他乳製品,可繼續母乳喂養直至2歲。或者每天給予不少於相當於350mL液體奶的配方奶粉。不過不能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

給予寶寶強化了鐵、維生素A等多種微量營養素的食品。不能採用幼兒配方奶粉者,可將液態奶稀釋,或與澱粉、蔗糖類食物調製。適時增加細、軟、爛的膳食,種類不斷豐富,數量不斷增加,慢慢向食物多樣性過渡。

家長們還要學會讀懂寶寶哭泣的原因,寶寶哭泣不一定是餓了哦~不要寶寶一哭,媽媽就喂。還有可能是生理或心理的需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305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