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不少新手媽媽很頭疼的一件事情,一是沒有經驗,二是害怕犯錯,媽媽們總是希望竭盡所能做到最好。
關於添加輔食,下面這幾個問題一定是新手爸媽們最關心的。
一、寶寶多大開始添加輔食最好?
建議寶寶滿6月齡開始添加輔食。
可能之前很多寶媽從不同渠道獲得的指導意見是滿4-6月齡添加輔食,實際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滿6月齡左右添加輔食對寶寶的健康最有利。
太早添加輔食,會給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帶來沉重負擔,而且還會增加寶寶食物過敏的風險,類似於拉肚子、便秘等頭疼的問題都有可能接踵而來,過早添加輔食還會增加日後超重的風險。
當然了,過晚添加輔食同樣是不可取的。太遲添加輔食會帶來缺鐵貧血、營養不良等一系列營養問題,而且也不利於孩子吞咽固體食物能力的鍛鍊。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中曾明確建議:嬰兒滿6月齡時,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對發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樣化食物。同時,嬰兒的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以及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也已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時開始添加輔食,不僅能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也能滿足其心理需求,並促進其感知覺、心理及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
二、添加輔食有什麼特定順序嗎?給他吃些什麼好呢?
添加輔食其實並沒有特定順序,但一定記住孩子6個月左右時體內容易缺鐵,所以必須首選含鐵豐富的輔食。
6月齡左右開始添加泥糊狀且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含鐵米粉、紅肉泥、肝泥、蛋黃泥以及菜泥、果泥、魚泥等;
7-9月齡時逐漸過渡到吃軟固體食物,例如碎菜、爛麵條、肉末、雞蛋等;
10-12月齡可以逐漸開始吃固體食物了,但仍舊注意食物性狀一定要方便寶寶咀嚼。
1周歲後,寶寶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了,但是在烹調方面還是要儘量做得稍微細軟一些,這樣更易於寶寶的咀嚼和消化吸收,同時口味儘量清淡,儘量做到少鹽、少油、少糖,其餘的調味品能不加的也最好別加。
添加輔食過程中每次只給寶寶吃一種新食物,至少3-5天後再給他吃另一種,每次添加新食物後都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出現過敏反應,比如腹瀉、皮疹或嘔吐等。如果寶寶吃了新食物後出現過敏反應,最好先暫停至少3個月後再嘗試緩慢添加。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中建議:7~12月齡嬰兒所需能量約1/3~1/2來自輔食,13~24月齡幼兒約1/2~2/3的能量來自輔食,而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因而嬰兒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富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入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營養素。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並沒有醫學證據顯示,按照特定的順序喂輔食對孩子有特殊的好處。
三、都說易過敏的食物最好遲一些添加,是這樣嗎?
之前確實一直存在這樣的說法,比如可能有很多人都會建議你「滿8個月後添加蛋黃,一歲後再吃全蛋」,理由是雞蛋是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不過這種說法目前已被糾正。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的建議是,不用推遲添加易過敏食物的時間,也不需要按照特定的輔食種類順序添加。家長應該儘可能讓孩子嘗試各種食物,但每添加一種新食物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觀察,如果確認孩子過敏,就應該迴避至少3個月後再嘗試添加。
俏媽說:
除了上面這些要注意的問題以外,一定要記住不要給1歲前的孩子吃鹽。
另外,6個月內的寶寶一定不要給他喂果汁,6個月後雖然可以少量喝一點,但最好給他直接吃果泥吧。因為果泥的營養遠勝過果汁,而且果汁還可能讓孩子對甜飲品上癮從而很難接受白開水,經常喝果汁的寶寶以後肥胖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對了,剛開始添加輔食階段千萬別喂太多哦,1歲前孩子的主食仍舊是奶,你記住了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