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就喂容易大腦早衰,不能這樣喂

寶寶還不會說話,他想要表達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哭。很多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覺得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就給寶寶喂起奶來。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濕了、需要愛撫、睏了或不舒服而哭。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喂養過度。

一、寶寶一哭就喂容易喂養過度

寶寶各個器官都處於一個稚嫩的階段,它們的活動能力很有限,如消化系統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動比較低,量也比較小。在這種生理條件下,如果過度喂養,就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父母一定要有計劃的供給食品,使寶寶能始終保持一個正常的食慾。

二、寶寶喂養過度的危害

過量喂養持續一段時間就會造成肥胖,產生脂肪的堆積,其結果是心、肝、腎同時受累。而今對「兒童期肥胖對成人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癌症)的影響」課題的深入研究表明,嬰兒期的肥胖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這種肥胖會影響其一生的健康。

過度喂養易腦疲勞。為消化過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過度喂養還會促進寶寶大腦早衰。研究發現,早衰物質會因飲食過飽於飯後增加數萬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智力偏低。

三、四招教你判斷寶寶吃得飽不飽

1、看寶寶體重&身高增長速度。0-3個月的寶寶,每月體重增長達到1千克,身高增長達到4厘米左右,就說明寶寶基本吃飽了。如42天寶寶檢查時體重增長小於1.5千克,那就說明可能母乳不夠,需添加奶粉,也可能是喂養方法不對,需醫生指導。

2、看寶寶吃奶後的反應。如寶寶吃奶後能安靜睡覺3小時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鬧,這表示他已吃夠了。如寶寶長時間不肯放開媽媽乳 頭,或猛吸一陣又把乳 頭吐出來哭鬧,且體重增長慢,則表明沒有吃飽。

3、看寶寶的大小便。一般而言,寶寶每天尿濕(濕透)6塊以上尿布,說明母乳的量足夠,寶寶吃飽了。

4、從寶寶下咽的聲音判斷。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連續約15分鐘就可以說明寶寶吃飽了。

育兒小知識:

一、夜晚開燈睡覺降低孩子免疫力。

二、10月內的孩子禁止搖晃,傷害大腦,最重可致顱內出血和輕微腦震盪。

三、太陽直曬腳心、媽媽的微笑提高孩子免疫力。

四、孩子六歲前用很熱的水燙腳,會造成偏平足。

五、孩子如果內八字,反穿左右鞋幾個月後能扳過來。

六、看電視多的孩子脾氣暴燥。

第1個月:黃疸。

第2個月:哭。

第3個月:抬頭。

第4個月:添輔食。

第5個月:長乳牙。

第6個月:背奶。

第7個月:坐。

第8個月:爬。

第9個月:睡整夜覺。

第10個月:叫媽媽。

第11個月:站、走。

第12個月:斷奶。

【小嬰兒不要再搖了】抱著孩子不斷抖動,哭得越凶,抖的越厲害,直到孩子睡去,實際上孩子是被抖暈過去了。嬰幼兒在一歲半前是腦發育高峰,而且出生後額葉未完全發育,腦組織的發育慢於顱骨的發育,因此顱內空腔較大,劇烈的活動頭部會導致「搖撥浪鼓效應」,而最常見的是硬膜下積液。(北大醫院兒科)

【12種寶寶禁食食物】

一.3個月內不要鹽 二.1歲之內不要蜜 三.3歲以內不要茶 四.5歲以內不要補 五.10歲以內不要腌 六.嬰兒不要吃大豆食品 七.三歲以下幼兒不宜吃巧克力 八.2歲以內嬰兒不宜喂鮮牛奶 九.少兒不宜多吃筍 十.功能飲料

【輔食添加】

4個月前純母乳;4-6個月:米糊(粉)、蛋黃,6個月前不能吃蛋清;6個月後可以添加菜泥和青菜粥、水果泥、混合果汁、豆漿和魚肝油等(鮮榨果汁要1:1兌水稀釋);7-9個月:可以加肉泥、肝泥、豆腐、面片、菜粥(勿添加任何佐料,包括鹽和糖);9月後慢慢過渡到成人食品,要清淡且循序漸進。

【寶寶鼻塞小藥方】

把生薑剁碎,燒熱鍋,隨後把薑末倒進去炒,炒熱之後,拿兩條柔軟的布把薑末包在寶寶的腳底,如果寶寶不配合的話,可以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包上去,再拿個襪子穿上就更穩妥了,不會擔心包得不夠緊或者薑末跑出來,很實用又沒副作用

以上是十點媽媽分享的一些育兒小知識,有需要的寶媽歡迎轉載分享哦,當然寶媽們有其他的一些好的育兒方法也可以發給我們,我們會在文章的底部做分享,讓更多的寶媽看見,讓我們的寶寶更加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295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