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題目有些標題黨,大家別介意,米粒媽真心希望每一位爸爸媽媽都能重視起來, 為孩子安裝安全座椅。什麼車開得很慢不會出事,抱著孩子一樣安全的想法千萬不能有。 要知道,百分之一的意外幾率,降臨到某個家庭頭上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幸。
全球每年有1000萬兒童因交通事故受傷或者致殘。 在我國,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我國0-17歲兒童傷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家長的重視度不夠,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
來看兩條新聞:
2016年3月,一名1歲的孩子坐在副駕駛上,結果汽車遭遇追尾,雖然速度只有30多邁,但是安全氣囊出來,爆震了孩子的頭部,孩子受傷昏迷,心跳驟停!救治孩子的醫生坦言:真正的兇手是無知的家長! 如果坐在安全座椅上,可能孩子現在連皮外傷都沒有。可是現在卻要面臨死亡,或者一生都不會醒來!
同樣在2016年3月,一位網友去蘇州辦事,拍下這樣一幕:車子行駛到盛澤客運站附近等紅綠燈時,前方一輛銀色小麵包車後備箱車蓋突然打開,車上滾落一名小孩,小孩滾落地上後一路哭喊,哪知麵包車上的人渾然不覺,絕塵而去。
萬幸孩子並沒有受傷,但是看到這一幕,相信所有的媽媽都會跟米粒媽一樣,驚出一身冷汗。假如當時車流量更大,車速更快,後果不堪設想!
美國對8歲以下兒童必須使用安全座椅,是法律硬性規定。米粒媽在米國上產課的時候,護士就一再強調,新生兒出院時,必須看到嬰兒座椅正確安裝在車上才放行。
米粒媽帶著米粒第一次回國度假,人還沒到,網購的安全座椅就先行抵達米粒姥姥家。看著大幾千的物件,米粒姥姥沒少嘮叨,什麼花這麼多錢能給米粒買多少衣服,玩具和食品啦,小孩子由大人抱著不也一樣安全嗎?
米粒姥姥的疑問,其實挺具有代表性的,這屬於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大人把孩子抱在身上乘車不就可以了嗎?
米粒姥姥怎麼也想不通,為啥乘車時把孩子牢牢抱在懷里也不安全。米粒媽告訴她, 一輛時速48公里行駛的汽車,如果發生碰撞,一個9公斤的孩子會在瞬間產生約275公斤的沖力。那個時候,您覺得您還能抱住他嗎?即使大人在車禍時反應足夠快,人體骨骼也承受不住自身和孩子產生的巨大瞬間沖力。孩子最終還是會從大人手中脫手而出,在車里像子彈一樣飛起,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誤區二:車里有安全氣囊,這個難道不能保護寶寶嗎?
安全氣囊對於成人來說,的確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但對於孩子卻起著相反的作用。 氣囊 的位置往往就在孩子的頭部,遭遇危險,氣囊爆開,巨大的沖擊力遠遠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所以非但保護不了兒童,反而會成為讓孩子致命的『殺手。
誤區三:車里的安全帶,不也是保護措施嗎?
安全帶是為成年人設計的,不適合兒童。因為孩子個子較成人矮小,發生碰撞的時候,人體由於慣性向前沖,安全帶不是卡在肩膀中部,而是卡在脖子上,成為危險的索命帶,導致胸部肋骨骨折或者脛骨折斷,嚴重時會讓孩子窒息死亡。
誤區四:齁貴的安全座椅,用處不大吧!
NHTSA(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指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以將汽車碰撞事故中孩子的死亡率降低71%,而安全座椅在歐美國家的普及率在90%以上,對比非常明顯。 12歲以下兒童必須坐在後排並且必須使用安全座椅,跟行車時必須習好安全帶一樣,都是最起碼的安全常識!
價格在四位數的安全座椅確實是個大件兒,但是關鍵時刻它能救孩子一命,這麼一算,簡直太劃算了有木有,畢竟買個果7還得5388元起呢!
能救命的安全座椅,買錯裝錯全白搭
市面上的安全座椅看得眼花繚亂,該怎麼買?孩子適合什麼樣的安全座椅,放在什麼位置最合適?
1、一張圖告訴你該買哪種安全座椅
這是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給出的建議:不同時期使用的四種安全座椅。每個色塊代表一個年齡段該用哪種座椅,不過 米粒媽認為,使用什麼樣的安全座椅,應該綜合寶寶的年齡,身高體重來選擇,不是硬性規定,幾歲必須坐什麼樣的,大家靈活安排~~
後向安全提籃(Rear-facing Car Seat)
適合9個月以下的寶寶,強迫癥估計看了這個姿勢會不舒服,不過, 後向安全提籃的安全系數是最高的。
1歲兒童的頭部占體重的25%,正面碰撞時,出於慣性,朝前坐頭部前傾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在人體模型測試中,以50KM h.速度碰撞,頸部負荷為300KG。醫學專家建議的頸部最大承受負荷是130KG,使用後向安全提籃,頸部負荷小於80%。這就是低齡寶寶一定要用提籃的原因。
前向安全座椅(Forward-Facing Car Seat)
適用年齡2-5歲,這里有兩種防護的安全座椅:五點安全帶式、和前胸環抱式。如圖
五點安全帶式
前胸環抱式
兩者防護方式有所區別,其實舒適度都差不多。國外的一些安全測試表明,前胸環抱式比五點防護的效果要好一丟丟~~
增高座椅(Booster Seat)
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選安全座椅的特點是頭枕部位要有很大的伸縮空間,能更好的適應寶寶快速變化的身高。前面提過,安全帶是為成年人設計的,並不適合兒童。Booster Seat(增高座椅)就派上用場啦。
當孩子12歲,身高長到1.45米以上,才可以告別安全座椅。
現在市面上有能滿足9個月-12歲兒童各種不同要求的座椅,價格在千元到萬元不等。假設你買一隻一千塊錢的安全座椅,使用5年,核算下來每年花費200元,就能給寶貝買來出行安全,要不要這麼劃算啊!
2、安全座椅放在哪裡最合適
兒童乘車時,肯定不能坐副駕駛,這個大家都清楚吧。安全座椅只能裝在后座,哪個位置更安全呢?看圖說話
後排中間座位危險系數最低,這里離每個撞擊點都有一定的緩沖時間,可作為首選。還有一種觀點是安裝在駕駛員身後,因為駕駛員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出於本能,傾向於保全自己這一側的安全。
3、二手安全座椅不要買
有些二手座椅看上去還很新,為什麼不能買?
米粒媽勸大家一句,這個錢,還是別省了。 我們很難了解二手安全座椅之前的使用和購買背景,是否有安全隱患被召回過,個別零件是否丟失,是否出過事故……這些我們都無法確定。所以,再省也別拿寶寶的安全冒險呀!
寶寶不坐安全座椅怎麼辦
伴隨著米粒的成長,他做安全座椅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有過抵觸,有幾次哭得像被麻麻遺棄了似的上氣不接下氣,真讓人心疼呀!親愛的們絕對不能因為心軟,怕寶寶哭,就讓安全座椅形同虛設了呀!
方法一:一出生就要坐安全座椅,養成習慣
低月齡的寶寶更容易接受安全座椅,隨著汽車的行駛很快就進入夢鄉。建議孕媽把安全座椅放入囤貨清單,讓寶寶一出生就接觸,變成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的習慣。這是性命攸關的一件事,它重於一切。
方法二:用玩具和游戲轉移注意力
寶寶為什麼抗拒安全座椅,害怕?陌生?不習慣?分散下寶寶的緊張情緒,不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安全座椅上,情況就會好很多。米粒媽有一件神秘「寶物」:紙抽。小朋友對紙抽的執著大家都有目共睹吧,給TA半包紙抽,最起碼能玩十幾分鐘。當然也不是次次都管用,有時還得用上繪本、貼紙書、小零食。還有一招就是讓寶寶看窗外,給寶寶講講沿途的風景,顏色各異的車輛。
方法三:不怕麻煩,長期堅持
每次坐車,安全座椅都是標配,絕不妥協。不能因為寶寶這次哭得撕心裂肺就不坐了,寶寶多聰明啊,發現有迴旋的餘地,再讓他們適應就難了。寶寶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但是大人知道,讓寶寶哭個幾分鐘總好過於在事故中受傷吧。
方法四:利用寶寶愛模仿的好奇心
寶寶愛模仿大人的行為,不妨告訴寶寶,每個人在車上都有自己的專屬位置,而安全座椅就是寶寶的位置,調動寶寶認真對待自己的這件私人物品的興趣。
方法五:循序漸進,遵循寶寶作息規律
剛剛接觸安全座椅的寶寶,可以先從短途開始,讓他們慢慢適應。不過,即使適應了安全座椅的寶寶,如果長時間要他們老老實實地坐在上面也不容易。如果要長途坐車,不妨選擇寶寶平時小睡的時間。晃動行駛的車輛可是最好的搖籃,寶寶很快就睡著了。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給孩子最好的愛,首先不是傷害。親愛的們,請轉告家裡的老人,身邊的朋友,有車一族一定要配備安全座椅,那才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別心存僥幸,生命畢竟只有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