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疼的領悟!會陰側切怎麼護理?建議想生孩子的都了解下!

許多經歷過分娩的產婦都知道,在必要的時候,醫生要在她們的「下身」剪上一刀,醫學上稱為會陰切開。

什麼?要在自己難以言狀的地方劃一刀?會痛死吧?以後還能有性福的生活嗎?

多少准媽媽在側切這個「坎」上邁不過去!

下面這份會陰側切護理知識,希望能夠給想生孩子的、或者待產的爸爸媽媽們「會心一擊」~~

會陰側切多久能好?

一般會陰側切在術後的一周左右就可以癒合,

完全恢復大概需要1~3個月。

會陰側切不嚴重的傷口在術後3--4天就不會痛了,

術後7-10天就可以拆線癒合。

會陰側切癒合的快慢與私處衛生有很大關聯,

因此會陰側切的護理工作

相當重要!尤其重要!特別重要!!!

會陰側切怎麼護理

1、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產後應多補充水分,每天喝足2000ml,另外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青菜和水果),避免便秘。

如果新媽媽產後便秘,在解便時用力過大,容易影響傷口的癒合。

2、保持清潔

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

為防止傷口污染,每次便後應清潔外陰;

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還須再次沖洗;

注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濕透,浸濕傷口。

3、注意保護

新媽媽發生便秘時,不可屏氣用力擴張會陰部,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尤其是拆線後頭2~3天,新媽媽應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

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然後坐在馬桶上,以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的裂開。

4、採取右側臥位

產後最初幾天,新媽媽宜採取右側臥位,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影響癒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待4~5天後傷口長得較為牢固,並惡露難以流入時,便可採取左右輪換臥位;

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且越來越劇,應馬上與醫生聯繫,及時進行處理。

親寶貝說:

會陰側切的前三天特別重要,是傷口癒合的最佳時期,儘量躺著少運動,少用下肢體支撐身體,有條件的請醫生給傷口消毒消炎,防止感染,或者讓家人用碘鹽水用開水燙過的毛巾醮著擦拭傷口及附近皮膚。

另外,如果在42天之內,側切傷口出現紅腫、流膿、裂開的情形,需要立即前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還有個關係到小兩口後半生「性福」的問題:

據網上某寶媽調查,78.7%的產婦順產時都進行了側切,其中有近八成寶媽反應,側切後,性生活質量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看到這大家應該踏實多了吧?不過,親寶貝還是希望大家在孕期做好工作,降低側切幾率,畢竟太遭罪了~

當然咯,心態要調整好,該側切也別猶豫,相信只要聽從醫囑、再按照上面的護理嚴格執行,你還是那個美麗的自己!

如果你覺得有用,

別忘了傳發給更多的爸爸媽媽們看看,

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215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