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的時候,身體所處的環境相對較穩定。當胎兒娩出,降臨到這個陌生而又充滿挑戰的世界以後。醫護人員對可愛而又脆弱的寶寶,都需要做些什麼呢?
一、首先清理呼吸道
胎兒娩出開始,要迅速擦拭新生兒面部,吸除口鼻中黏液,目的在於為了防止發生吸入性肺炎。當確認呼吸道通暢,而寶寶沒有啼哭時,要通過拍打新生兒的足底,知道聽見新生兒大聲啼哭。
二、臍帶護理
新生兒的臍帶處理主要有四種方法:粗棉線結紮法、氣門芯法、臍帶夾法、臍帶夾聯合氣門芯雙重結紮法。
粗棉線結紮法就是用兩把血管鉗加緊臍帶,兩鉗相隔2~3cm,在其中間剪斷。然後用75%乙醇消毒後,在臍根0.5cm處用無菌粗線結紮第一道,再在線外0.5cm處結紮第二道,在第二道結紮線外0.5cm處剪斷臍帶,擠出殘餘血液,消毒待干後紗布包紮,再用臍帶布包紮。
氣門芯法是將消毒氣門芯套在血管鉗上,接著用血管鉗在距臍根0.5cm處水平夾閉臍帶,然後在夾閉處上0.5cm處剪斷臍帶,擠凈殘端血液,用20%高錳酸鉀液消毒臍帶斷面,藥液不可接觸新生兒皮膚,以免灼傷,再將氣門芯套入臍帶,最後撤出血管鉗,經確認斷端無出血後,用無菌臍卷包紮。
臍帶夾法是在離臍根0.5cm處套上臍帶夾。夾緊扣合後,在鉗夾處上方0.5cm處斷臍,斷面用20%高錳酸鉀液消毒,暴露殘端。
要注意的是,無論採取哪種方法,都要注意消毒液不可接觸新生兒皮膚,以免灼傷皮膚。處理臍帶時,必須要注意新生兒保暖。
三、新生兒阿普咖評分
該評分法用於判斷新生兒是否發生窒息及其嚴重程度。是以出生後1分鐘、5分鐘、10分鐘心率、呼吸、肌緊張、喉返射及皮膚顏色5項體徵為依據進行評估,每項0~2分。8~10分屬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小於3分為重度窒息。
其中1分鐘評估是出生當時的情況,反應宮內狀況;5分鐘反應新生兒窒息者復甦效果與預後關係密切;10分鐘再次評估,有助於胎兒缺氧狀態是否持續的判斷。
阿普咖評分輕度窒息(4~7分):又稱青紫窒息,需清理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吸氧、用藥等措施才能恢復。
阿普咖評分重度窒息(0~3分):又稱蒼白窒息,缺氧嚴重需緊急搶救。行直視下喉鏡氣管內插管並給氧。嚴重者應在出生後5分鐘、10分鐘時再次評估。直至連續兩次評分均≥8分。
四、處理新生兒
擦凈新生兒足底胎脂,打新生兒足印及產婦拇指印於新生兒病例上。對新生兒做詳細的體格檢查,明確新生兒性別、體重、出生時間、母親姓名和床號的手腕帶和包被。將新生兒抱給母親,並進行首次吮吸乳 頭。
五、第一次吃奶
足月寶寶娩出清洗後,如果你的身體允許,就可以給寶寶喂奶了。在剛開始的兩天裡,你的乳房也許只分泌幾滴初乳,但是初乳的營養(營養食品)成分相當高,而且含有很多抗體,能增加孩子胃腸道抵抗細菌的能力。所以,要是寶寶醒來,還是讓他多吸吮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2113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