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入盆是准媽媽開始分娩過程的前奏,也是順利生產的第一步!由於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發育的情況不同,所以入盆的時間也具有早晚的情況,一般大約在懷孕36周後,胎兒頭部開始進入媽媽的盆腔入口的下端。由於很多准媽媽是第一次生寶寶,不知道胎兒入盆時會有什麼感覺,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揭示胎兒入盆的幾大症狀。
尿頻
入盆後,膀胱會被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此時受到體積的減少,自身功能也會減弱,所以,貯存尿液的量也就會很少。因此有的孕婦可能在這一時期內經常上廁所。如果媽媽除了尿頻外,還感覺到尿痛甚至尿血的話,就要警惕為尿道感染了。
腹部形狀變化孕婦會發現自己的肚子形狀就會發生改變,腹部看起來往下墜了一些,就像從一個西瓜變成一個柚子一樣。而這個是幾乎每個胎寶寶,不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會發生的。民間也有「上懷男,下懷女」的說法了。
痛經墜痛感
由於胎寶寶入盆不斷往下,所以孕婦的身體會出現明顯的宮縮現象,因此,每當胎兒越往下痛經的感覺會讓孕婦體會的更加明顯。此外也會有腹部有東西掉下來猛然感,肚皮會越來越緊,下身常常伴隨著墜痛感!
勞累減少
入盆之後,胎位下移。心臟,肺部,胃部的壓迫會減少,逐漸恢復到正常功能。所以孕婦會感到食量增加,呼吸順暢,輕鬆自然,吃得也多了。
宮高下降到了9個月,子宮底處於懷孕最高點,中央部位在劍突下二橫指左右。而妊娠到了第9個月末,寶寶頭部下降到骨盆後,子宮底就會恢復到妊娠8個月末時的高度,然而子宮底卻比那時要寬的的多。
宮縮更加頻繁如果胎兒入盆後發生規律宮縮的話,要就醫分娩了。如果是不規律的宮縮,可能是胎兒下墜刺激陰部和其他生殖器官,導致假宮縮,可以不用管他。
另外,如果入盆不順利,可以通過散步,爬樓梯,小馬步,腰部運動,骨盆運動等進行調節,以保證入盆的順利進行!胎頭入盆有時會衝撞到宮頸口,所以會有尿頻、便秘和宮頸脹等狀況出現,只要沒有破水、見紅、宮縮頻繁等臨產現象就不用擔心。保持愉快的心情、適量走動、讓自己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112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