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看過來:4個月的寶寶成長指南

伴隨著期盼,天使終於降臨!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給他,可是更多時候寶寶爸爸和寶寶媽媽是無助的,彷徨的,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不知道寶寶該怎麼喂,作為過來人的知味媽媽,翻閱了很多資料,比如世衛組織的宣教材料、山東省衛生廳婦幼保健指南、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早教中心家庭養育指南等等,整理出了不同月齡寶寶的成長指南。希望能對新手爸媽有所助益。今天,我們先來看一下《4個月的寶寶成長指南》。

一、發育指標:

男寶寶體重5.6-8.7公斤,身長59.7-68厘米,頭圍平均為42厘米左右

女寶寶體重5.0-8.2公斤,身長57.8-66.4厘米,頭圍平均為40.9厘米左右

二、能力發育:

1、 寶寶能夠從仰臥翻身到俯臥,並能把雙手從胸部抽出來;

2、 寶寶能抓握住自己身邊的小玩具或小物品;

3、 寶寶能區別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聲音;

4、 大人從身邊離開或者房間裡沒人,寶寶會大聲哭出來。

三、育兒寶典:

1、 不要過早讓寶寶練習坐和站,有些媽媽特別注意鍛鍊寶寶的運動能力,想讓寶寶儘量多坐多站,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寶寶骨骼正在發育,過度負重容易導致骨骼變形;

2、 開始添加輔食,寶寶從這個月起需要添加一些輔食了,不愛吃不要緊,隔幾天再拿出來給寶寶嘗,這個階段主要是為了讓寶寶適應各種食物的味道,長大不偏食,並不靠輔食來保證營養供給;

國際母乳協會的輔食添加原則是:不是看日曆,而是看孩子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接受輔食四大現象:脖子直立、舌頭推吐反射消失、吞咽能力成熟、嚮往固體食物);不是別人添什麼我就添什麼,而是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過敏與否;簡而言之,就是listen to your baby,讓孩子做主。

寶寶在滿4個月的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添加輔食的時候,先添加鈣鐵鋅米粉,再添加蛋黃。可以添加菜泥、果泥等泥狀食物,寶寶進食時用小勺喂,可將食物放置寶寶舌根部,有助於寶寶練習吞咽。

米粉可以先從1勺開始,可用奶或水進行沖調,第二天可以增加到兩勺,食用10天左右開始添加蛋黃,蛋黃從1/4個開始,1/4吃20天,1/3吃20天,1/2吃10天後,可以吃整個蛋黃。

添加泥糊狀食物如:米粉、蘋果泥、香蕉泥、紅薯泥、蛋黃泥、蛋黃土豆泥、胡蘿蔔泥、濃米油、紅棗泥等等、每次約20-30克,並保證飲用適量白開水或菜水、果汁。

3、 寶寶的痰聲不一定是病,大部分寶寶濕疹已經好了,但部分滲出體質的寶寶仍然會有濕疹,而且呼吸道總有呼嚕呼嚕的痰聲,這是氣管分泌物增多引起的,媽媽不要以為是炎症帶寶寶到處打針吃藥。

四、如何幫寶寶安然度過出牙期:

嬰兒大多從4個月開始出牙了,出牙時的主要表現為:

1、 咬奶 頭、湯匙或手指,這是由於出牙時引起牙齦痛癢所致;

2、 口水增多,平時不流口水的孩子這時也流口水;

3、 哭鬧,因為牙齒萌出比較慢,牙齦疼痛所致;

4、 個別孩子可能有低熱,有的甚至有腹瀉。

有以上表現時,可給孩子咀嚼一些比較硬的乾淨物品,如消過毒的奶嘴、口咬膠等,不建議給寶寶吃磨牙棒,磨牙棒實為餅乾,含有很多防腐劑添加劑等等,不適合寶寶嬌嫩的身體。等牙齒一露出,牙齦冒白齒時,上述症狀便會自動消失。

知味出牙期的表現,供大家參考:4個月長了兩顆,6個月時四顆,7個月時六顆,9個月時八顆。口水明顯增多。各種咬:奶c頭、口咬膠、自己的手、咬人、被子、口水巾、玩具、勺子咬壞了4把……總之逮住什麼咬什麼。8個月時因為出牙低熱了一下午,貼了一個退熱貼,當天晚上就好了。

寶寶出牙後,建議每天給寶寶刷牙一次,奶是酸性,會讓寶寶的乳牙產生齲齒。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大夫給的方法是用乾淨的紗布包在媽媽手指上,蘸水後,伸進寶寶口腔中,輕輕擦拭乳牙和牙齦,清理口腔內的殘留奶液。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知味10個月的時候,被我發現了兩顆齲齒,幸好我在生育之前就準備好了保寧的矽膠指套牙刷。自從發現了齲齒,知味每天刷牙一到兩次,到目前為止,齲齒現象並沒有繼續惡化。

五、適合4個月齡寶寶的親子遊戲:

1、 拉腕坐起

目的:促進寶寶頸背肌肉的力量,促進身體動作協調

準備:無特殊

方法:在寶寶清醒時,讓寶寶仰臥,在寶寶有準備的情況下,拉寶寶腕部或讓寶寶握媽媽的手指,說「起來了、起來了」,使寶寶坐起

注意:不要用力猛,防止脫臼及過度後仰

2、 伸手要物

目的:讓寶寶學會主動表達自己的要求

準備:寶寶喜愛的玩具

方法:將玩具放在媽媽手中,引起寶寶注意,讓寶寶主動伸手、發聲、要別人手中的玩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112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