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卵圓孔未閉會導致先天性心臟異常,准媽要如何預防卵圓孔未閉

一位新手媽媽在群上發了條信息:我家寶寶出生的時候因為羊水污染三度住保溫箱沒打到介苗,今天帶他去防疫站補打,可是醫生卻說寶寶有卵圓孔未閉,暫時不能打,要等到三個月後做心臟彩超閉合後再打。雖然醫生說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一般寶寶會自動閉合,但是小問題也是問題,一直提著心擔心的不得了,便想問下各位寶媽的寶寶是否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相信很多家長在第一次聽說卵圓孔未閉這名字時,是否會覺得非常驚訝的同時也會非常疑惑。其實卵圓孔未閉,是寶寶的心臟房間隔有一個小洞,而這種情況醫學上叫做卵圓孔未閉。

在嬰兒時期的卵圓孔未閉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並不是先心病,一般來說是不需要做手術的,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寶寶房間隔中央的缺損比較大,大於8-10毫米,分流量大,則稱為中央型房間隔缺損,需要手術修補。

寶寶心臟卵圓孔閉合的原因:

醫生表示孕媽在懷孕期間如果感染病毒、吃過一些有損胎兒發育的藥物或接觸過射線等,就會導致寶寶增加卵圓孔不閉合的幾率,所以孕媽在孕期一定避免以上所說的情況發生。

卵圓孔未閉對寶寶的危害:

卵圓孔一般在生後第1年閉合,若大於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稱卵圓孔未閉,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圓孔不完全閉合。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異常,在正常人群中約4人中即可檢出1人患有此病。

一般來說,在幼兒期兩側心房壓力比較接近,分流量不大,且臨床症狀也不明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房壓差增大,左向右分流量逐漸增多,導致右心負荷加重,使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動脈逐漸擴大,肺動脈壓力上升。而再經管壁內膜增生和中層增厚,管腔狹小和阻力增加,就會導致梗阻性肺動脈高壓。並且有些病例現實卵圓孔未閉有可能引起不明原因的腦缺血,從而造成動脈系統栓塞。

溫馨提示:新生寶寶心臟卵圓孔閉合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嬰兒期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不必過於擔憂,但是如果寶寶在一歲後還是沒有閉合的話,家長就要儘快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手術修補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109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