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興盛,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多種需求,一鍵搞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現象逐步在上演著。正是因為這種種便捷,人們變得更懶了。不少孕婦,作為「有功之臣」,多走一步都怕累著,嚴重缺乏運動,加上營養過剩,產力和陰 道收縮力不夠,胎兒難以分娩出來。那麼問題來了,生產時怎麼辦?側切還是非側切?
據了解,側切率在英國和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大概只有30%~40%。英國的側切率很低,但產婦會陰的撕裂傷卻很高。然而,這些遭遇了會陰撕裂的產婦卻極少追究醫生的責任。
側切輿論曾一度引起軒然大波,各大網絡紛紛流傳側切的弊端,讓人們覺得,女人只要順產生孩子就要面臨著被側切,聽起來,有點犯怵吧?,隨之對醫生的職業操守也產生了懷疑,側切純屬為了好接產。
「側切」指的是「會陰側切術」,做法是在順產產婦的會陰開刀,幫助分娩。自然分娩中,產婦的會陰可出現1-4度的撕裂,1、2度撕裂屬於較輕撕裂,自己修復或者僅縫幾針,線自己吸收都不用拆。但是,3度以上的撕裂,會危及到到肛門周圍的組織、肌肉甚至直腸,而會陰切開就是其重要預防手段。是否需要做會陰側切術根據孕婦、胎兒情況而定。只要自己的身體條件符合胎兒順利產出,醫生是不會給側切的。
一般有遇以下幾種情況,就需要側切了:一是胎兒太大,或者胎兒胎位不好,極易引起產婦會陰撕裂,嚴重者還會造成陰部脫垂、大小便失禁的後遺症;二是胎兒長時間停留在產道,易現缺氧、顱內出血等症狀;三是產婦有併發症或產力不足,長時間不能結束分娩。那麼就需要醫生給側切了。
醫生或者助產士在陰 道外口做1個4~5厘米長的切口。切口小又及時地進行了縫合,很快就會癒合的。切口一般5天左右就會長好並拆線,陰 道內不會殘留線結,也不會使產婦在產後過性生活時有異物感。
不少產婦聽說側切的各種弊端,心生恐懼,選擇剖腹產,殊不知,剖腹產的危害遠遠大度側切,剖腹產的孩子患肺炎的幾率比順產的要高,給孩子和產婦帶來的併發症有10多種,並非明智選擇。所以,能不側切就不側切,能順產就不剖腹產,大多數醫生還是有職業道德的,是專業的,不用過分緊張,以免對生產不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1090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