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以下症狀 再晚發現也要去看醫生

快樂寶寶| 2016-10-20| 檢舉

寶寶生病在所難免,但父母需要了解的是,什麼情況下該去看醫生?

舌苔白又厚,代表腹中濕濁

正常的舌頭應是舌苔薄白,粉嫩清透,呈現淡紅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氣有酸腐味,一般是腹內有濕濁內停,胃有宿食不化,此時應服消食化滯的藥物,如小兒化食丹、小兒百壽丹、消積丸等中藥。

口鼻干紅,代表肺胃燥熱

若寶寶口鼻乾燥發熱,口唇鼻孔干紅,鼻中有黃鼻涕,都是表明寶寶肺、胃中有燥熱,注意多飲水,避風寒,以免發生高熱、咳嗽。

TutorABC擴大徵才挑戰月薪80K~250K Join us now!

鼻側發青代表腹痛

中醫認為寶寶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後,可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寒濕內生,腹脹腹痛。而腹內寒濕痛可使面部發青,寶寶見於鼻樑兩側發青,父母要引起注意。

嬰兒發燒

小 寶寶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很容易迅速發展為嚴重的細菌感染。即使寶寶的伴隨症狀並不明顯,媽媽也不能掉以輕心。不要自行判斷寶寶是否只是患上了感冒,事 實上新生兒患感冒通常並不發燒。無論如何,新生兒或小嬰兒發燒是需要引起媽媽高度重視的,即使是午夜也要迅速帶寶寶去看急診。

持續嘔吐

如果寶寶多次持續嘔吐,甚至吐空所有胃中的食物,媽媽就應考慮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了。假如寶寶嘔吐呈噴射狀、嘔吐物中帯血或呈黃綠色,嘔吐後出現神志不清的症狀,則需要馬上帶寶寶去醫院看急診。

寶寶持續嘔吐,以致吐空胃中所有食物,可能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如果嘔吐呈噴射狀且嘔吐物呈黃綠色,則提示寶寶可能患有幽門肥厚症(一沖需要手術治療的先天畸形,因為幽門處肌肉肥厚導致胃出口狹窄,引發梗阻性嘔吐)。

大便呈小顆粒狀

正常小嬰幼兒的排便為軟條便。若大便變得乾燥難以排出,大便呈小球狀,或2~3天一次大便有便秘現象者,多是腸內有熱的現象,可多給菜泥、鮮梨汁、白蘿蔔水、鮮藕汁服用,以下清熱通便。若內熱過久,小兒易患感冒發燒。

尿尿次數減少

嘴巴乾燥、尿尿次數減少、嬰兒的囪門是平的、皮膚乾燥或是當按壓皮膚時不會立刻恢復彈性、嚴重嘔吐或是腹瀉,這些症狀都和缺水有關,必須儘快的接受治療以免休克,並在就醫前讓孩子儘量補充水分。

尿中或便中帶血

孩子尿中或大便中出現一丁點血跡有時無需擔心,也許只是輕微的腸道撕裂。但出現這種症狀還是要去看醫生,以排除胃腸道異常,如梗阻或胃壁撕裂等。父母的直覺也很重要,假如你的直覺告訴你確實有問題,那就不要遲疑,馬上看醫生。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媽媽可不能掉以輕心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100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