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不會表達、嬌小柔軟的寶寶沒完沒了地哭鬧,媽媽們真的非常焦急和無奈。今天嘉妍匯徐玲老師就教大家幾個小方法,來安撫寶寶的哭鬧,特別好用。
一般情況下,寶寶啼哭時,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可能寶寶餓了,然後把乳 頭或奶嘴塞到寶寶口中。其實,寶寶的哭是他與人交流和溝通的方式,他用哭來表示意願,希望爸爸媽媽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比如餓了、尿布濕了、冷了、熱了或身體不適等。
所以,寶寶哭鬧時媽媽們要查找原因,在排除了各種原因之後,寶寶依然不停地哭鬧就可以用「5S安撫法」來安慰寶寶。
5S安撫法
「5s安撫法」針對的是寶寶沒有安全感、不適應宮腔外面的生活而產生焦慮的哭鬧,而且儘量在剛開始哭鬧就馬上安撫。
「5S安撫法」是由國外兒科醫生哈維卡普博士親身實踐、創新的一系列安撫寶寶哭鬧的方法。之前的育兒課堂上徐玲老師就教大家用這個方法,新媽媽們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STEP1 襁褓包
在台子上鋪一塊大方巾,把哭個不停的寶寶放在大方巾里包裹起來。包裹的時候,一定要把胳膊裹緊,按照順序和標準做到位。鬆緊度與我們懷孕時褲腰的彈性程度差不多。
「襁褓包」如同讓寶寶有「回歸宮腔」的感覺。襁褓是緊緊的包裹,意味著束縛。但對於正在哭泣的小寶寶來說,襁褓就像媽媽的子宮,讓他有安全感。有些好哄的寶寶,媽媽搭個胳膊給他也會帶來安全感,讓他安靜下來。
STEP2 側臥法
抱起用方巾包裹的寶寶,讓他臉朝外,側臥,讓寶寶感覺像回到母體子宮中最傳統的姿勢一樣。或者把寶寶兩腿搭在媽媽的一隻胳膊上,用一隻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側向休息,另一隻胳膊拖住寶寶外側的腿部,以此保護。
小Tips:抱的角度很重要,向前或向後偏差一點,寶寶的哭泣就會馬上停下來,父母要找好令寶寶停止哭泣的最佳姿勢。
STEP3 噓聲法或發噪音法
抱起用方巾包裹的寶寶,讓他臉朝外,側臥。同時,在寶寶耳邊不斷地發出「噓」聲,寶寶哭多大聲就噓多大聲,模擬宮腔內噪音,讓寶寶感覺像回到子宮內一樣。在寶寶的世界裡,這代表:我愛你,不用擔心,一切都好!
其實,自然界有很多噪聲可以安撫寶寶,父母可以打開收音機或吹風機,放到離寶寶有一定距離的地方,或者把這些聲音錄下來反覆播放給寶寶聽。
跟側臥要找好角度一樣,找對頻率也很重要。媽媽們有時會發現有的寶寶喜歡音樂台,而有的寶寶則喜歡新聞台。不同的寶寶習慣的頻率不同,媽媽們需要多多嘗試。
小Tips:爸爸媽媽操作時要注意,不要正衝著寶寶的耳朵眼兒吹氣發出噓聲,適度的扭轉角度和調整距離,寶寶會感覺更舒服。
STEP4 輕輕搖晃法
讓寶寶側臥,攤開手托住寶寶的頭部,左右輕輕搖晃,幅度不要大,頻率微高。感覺掌中的寶寶如盤中的果凍一般輕輕搖晃即可。讓寶寶感覺像漂浮在媽媽子宮內的羊水裡,但要注意千萬不要用力搖晃。
小Tips:寶寶的大腦還未發育成熟,激烈的搖晃會引發腦震盪或腦出血。所以,在安撫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搖晃的幅度和頻率。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STEP5 吮吸法
母乳、或者將洗乾淨的手指放入寶寶嘴中,或是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都可能讓他安靜下來。給寶寶安撫奶嘴時,爸爸媽媽們不要因為怕奶嘴掉出來,而硬給寶寶往嘴裡塞。適當抽出來一些,讓寶寶感覺奶嘴快掉出來時,他倒是會自己吸得更緊。
小Tips:如果是母乳喂養,在哺乳沒有進入良好狀態前,不要使用安撫奶嘴,以免寶寶產生乳 頭錯覺。
寶寶剛出生時非常稚嫩,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各項準備還不足以讓他們很快適應外邊的環境。「5s安撫法」模仿在子宮裡的情境,刺激寶寶的安靜生理反射,使他們很快安靜下來並感到快樂和安全,媽媽們在寶寶哭鬧時可以試一試。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baby/brv63n.html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