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手術前的一個關鍵環節——麻醉。
在緊急情況下,全身麻醉有助於手術的快速進行,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非緊急情況時,區域性麻醉一般都作為手術的首選。
第二步:建立嬰兒檔案
第三步:術前準備
給即將出生的嬰兒建立身份卡
第四步:術前再次檢查胎心
胎心正常
第五步:術前準備
全身用消毒布蓋起來,僅把手術部位露在外面
醫生戴上手術手套後,再次清潔消毒,確保手術過程無毒無菌
第六步:手術開始
先是輕輕劃開表皮,而不是我們外行所想像的一刀拉開整個肚皮
一層層往裡拉開
據說一共要拉開七層才能把胎兒取出來
好端端的肚皮就這樣被拉開了一條長長的大口子,口子的長度視胎兒的頭部尺寸而定,要精確到毫米
刀口肯定會流血,所以手術過程中得不停地用紗布止血,不讓血流得哪兒都是
半身麻醉後,腰部以下是沒有任何知覺的,所以儘管我們看著傷口血肉模糊的非常可怕,其實產婦這會兒什麼感覺也沒有; 麻醉師給她加了點安眠的藥,她睡得很平靜,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
一般人的肚皮都很厚,所以得慢慢往裡面開
醫生們相互配合得很是默契
人的脂肪其實是這樣的……
肚皮割開了,裡面露出來的應該是子宮
小心小心再小心,裡麵包著的應該就是胎兒的頭部
先用紗布把傷口堵住
做一台手術會用到這麼多的剪刀和夾子
快要看到胎兒的頭了
要把傷口擴大點兒,否則一會兒孩子的頭不好出來
最後一層膜就要剪開了
頭,孩子的頭終於露出來了
先把孩子的頭取出來後,醫生又用專業手法在產婦的肚子上輕輕一推,孩子的整個身子很順利地就出來了
剛剛和母體分離,護士趕緊把孩子嘴裡的羊水吸乾淨這是一個健康的女嬰
第七步:醫生先要把連著她和母親的臍帶給剪斷
寶寶剛一出來就哇哇哇地哭了起來,聲音洪亮,迴蕩在整個產房,聽了讓人感到十分振奮
護士給她處理臍帶
剛來到人世間,除了她在哭之外,其他人都在笑呢
渾身糊滿了血跡
第八步:護士用紗布在給嬰兒進行清潔
第九步:嬰兒初浴,不是用水洗,而是用紗布蘸著特殊液體擦試
擦試乾淨後,用事先準備好的小包被把嬰兒給包起來
襁褓中的寶寶好乖呀
她這是在笑嗎?
護士就要抱著孩子出去打疫苗了,包被上還帶著孩子的身份卡呢
產婦還在接受手術
胎盤被取出來了,這是寶貴的生命資源的再生
第十步:內部處理完之後,開始進行傷口縫合
血肉模糊,這縫起來可要謹慎呢
傷口切的時候是從外到內一層層地切開,縫的時候正好相反,由內及外一層層縫合,總共也要縫七層, 這些手術用線是可以被人身吸收的,也就是說縫完之後就不用再拆線了,這樣可以讓人少受一次罪
這是胎盤,以前生小孩兒,這個東西都被埋到自家的樹跟兒了,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選擇存儲新生兒幹細胞,為生命備份
子宮縫完了,開始縫腹腔
手術用的縫針是彎頭的,這樣便於操作
手術過程中雖然也出了不少血,但沒有流個不停
現在採用的是內縫合技術,所以傷口不會像以前那樣跟一條大蜈蚣似的爬在肚子上
傷口越來越小
雖然從外面看不到線,但裡面還是一層一層縫起來的
線是縫在肉里的,從表皮上看不到針眼兒
縫合好的傷口,非常平整
用紗布把傷口給蓋住,避免感染,到此,這台剖腹產手術圓滿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038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