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老一輩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有很多分歧。那麼,把尿好不好?小編這就告訴你。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把尿有哪些危害。
1.影響寶寶脊椎。你想啊,把尿的姿勢。寶寶的脊椎並沒有完全發育好,長時間的把尿勢必會給脊椎帶來很大壓力,對於寶寶來說,其實把尿的姿勢也不是那麼的舒適。
2.對括約肌不好。把尿會讓娃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尤其是那種寶寶沒有尿意,家裡長輩還要強行的把尿,造成孩子哭鬧,可是家長並不明白寶寶的意思,還在繼續把尿,把尿時間長了,孩子的肛門周圍壓力加大,會對嬌嫩的肛門括約肌造成損傷。
3.對娃的心理不好。你想啊,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被拎起來小便啥的,還有那麼多噓噓嗯嗯的伴奏,舒服不?害怕不?
4.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局部頻繁把便,嬰兒會頻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的現象,也就是脫肛。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肛裂。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既然這樣,有什麼其他代替方法嗎?
「尿布+紙尿褲」經濟而舒適的選擇。
不把尿,少把尿,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實際諮詢中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而夜裡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
白天也不把尿,或很少把尿的孩子,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較早開始會使用尿盆,或蹲下尿尿。
白天尿布+晚上和出門時紙尿褲,這是很多媽媽的選擇。一來更經濟,二來可以避免和反對使用紙尿褲的家人起太大的衝突。
小編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們,無論使用尿布,還是紙尿褲,都要注意勤換,勤洗屁屁,必要的時候用護臀霜或者香油保護臀部皮膚。要給小屁屁留出曬太陽和通風的時間。
如果不穿尿布或者紙尿褲,請儘量給孩子們穿閉襠褲,而不是開襠褲,無論男女。這樣可以保護孩子的屁屁不被髒東西和細菌沾染,也可以讓男孩子的小雞雞減少磨傷刮傷的可能。有的媽媽抱怨穿閉襠褲會經常尿濕褲子。實際上不就是多洗幾條褲子嗎?就準備個五六七八條唄。晚上過一次水,洗去大部分尿液後扔進洗衣機,何其方便。
等到孩子寶寶1歲半左右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合適的馬桶或者可愛的尿盆。當孩子表達便意時,建議他到馬桶那兒去處理,但不要催促孩子或期望孩子馬上排便,如果孩子做到了,應表揚;如果反抗,不要強求孩子。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如廁的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9744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