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為什麼要數胎動?怎樣才算胎動異常?

提到胎動,多數媽媽覺得很簡單,不就是胎兒的活動嗎,孩子每天都在動,應該沒有問題吧。那到底胎動是什麼,為什麼要數胎動,什麼情況下就是胎動有異常了呢?事實上,醫生在臨床工作中常會碰到和胎動有關的問題,也有過相關慘痛的教訓,所以還是有必要再把這個常見的老話題再細細說一下。

孕期為什麼要數胎動?怎樣才算胎動異常?

1、為什麼要數胎動

胎動反映的是胎兒在宮內的狀態是否良好,胎動好的胎兒,我們認為他/她目前沒有缺氧,一般情況良好,反過來說,如果胎兒動得不好,則說明有缺氧的可能,需要立即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數胎動這種方法簡便,經濟,胎兒存在於媽媽的子宮裡,媽媽可以隨時感知胎兒的活動,無需任何花費就可以隨時了解寶寶的情況,和寶寶進行交流,所以選擇這種方法來作為媽媽日常的粗測。 尤其是超聲提示有臍帶繞頸時,很多媽媽都問醫師怎麼判斷臍帶是否持續繞頸或纏繞的緊不緊,醫生也看不到臍帶的情況,但要明白的時,繞頸不等於胎兒缺氧,臍帶鬆鬆地搭著對胎兒有什麼影響了,就好比是胎兒帶了個項鍊,但如果臍帶拉緊,造成威脅時,這時胎兒會掙扎,胎動就會有變化,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數胎動,而不是反覆做超聲確定是否臍帶繞頸。 不管任何不良因素,都會表現在胎動的變化上,所以數胎動雖然不是最精確的方法,是一種粗測,但卻是警戒線,是預警。

孕期為什麼要數胎動?怎樣才算胎動異常?

2、產檢時醫生都是用都卜勒在聽胎心,

如果自己也買一個都卜勒,每天聽一聽胎心,是不是就不用數胎動了呢? 不是這樣的,胎動是粗略判斷胎兒在宮內是否有異常的方法,是第一道防線,也就是媽媽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異常的警戒線,一般胎動消失24小時後胎心消失,而這24小時是挽救胎兒的救命的時間,是媽媽通過數胎動爭取到的寶貴的時間。大家可以想想,你在家都聽不到胎心了,那醫生能聽到的可能性還有多少呢?如果通過是否有胎心來篩查胎兒是否有異常,就喪失了搶救的時間。

3、如何數胎動?

關於如何數胎動,確實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數3小時的,有數3小時,然後乘4,算12小時胎動的,還有算24小時胎動等等。

第一步:先注意胎動的規律,胎兒每天什麼時間愛動,什麼時候不愛動。作為媽媽,即使沒有過多的時間數胎動,但胎兒活動的規律你大概是有數的,比如,吃東西的時候愛動,側躺時愛動,傍晚時愛動等等,媽媽不是隨時隨地都能感知到寶寶的活動,但這些大概的規律一定要去注意,如果寶寶每天按規律的活動,可以不用可以去數動了多少次,但如果規律有變化,該動的時候不動,或不該動的時候動的過度,都要注意了。

第二步:如果有時間,可以撿孩子愛動的時候早午晚各數1小時,每小時大於5次就可以。胎動本來就是胎兒在宮內的活動,通過媽媽的腹壁而感知到的,和胎兒在宮內的姿勢,力量,媽媽腹壁的厚度,敏感度等等都有關係,所以每個胎兒之間差異比較大,互相之間不用比較。只要胎動有規律,每個小時>5次就可以,不一定非要數夠1個小時。胎兒連續動算一次。 孕期為什麼要數胎動?怎樣才算胎動異常?

4、胎動異常如何處理

胎動異常包括胎動過多和胎動過少。先說胎動過多,一般指胎動在原基礎上增加60%或翻倍叫多,大家常見的問題是,數著數著就數亂了,更別說沒有時間數的了。 胎動多和胎動少都是反映胎兒在宮內是否有缺氧的,如果確實存在缺氧,那隨著缺氧的發展,胎動會逐漸變少,由於胎動多不太好計數,判斷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還是判斷胎動是否減少更可實行。

如果覺得動得少,僅僅感知少就不夠了。 如果覺得胎動少,就一定要確實數一數,看每小時到底動了幾次。同時,如果胎動不明顯,可以通過輕輕拍拍他,或吃東西,或改變體位等動作來刺激胎兒,如果做了這些還不動,小於3次/小時,接著再數1小時,仍小於3次,這時就需要馬上到醫院看急診,讓醫生來判斷胎兒的狀況,不管早晚,只要確定胎動<3次/h,一定要到醫院,否則喪失的可能是救命的時間。 孕期為什麼要數胎動?怎樣才算胎動異常?

5、胎動是什麼樣的

除了胎動的次數,有些媽媽還會關注胎動的方式和強度。事實上,胎兒在宮內的活動方式多種多樣,不同孕周可能也會有些變動,有時表現為整體的蠕動,有時可以是肢體的活動,強度更是很難做客觀的評價,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如果胎動的規律基本一致,都可以視為正常,如果胎動次數正常,僅活動強度或活動方式的變化,都可以再繼續觀察。自己拿不準的情況下,也可以就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966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