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半夜突然吐血,家長千萬別再這麼做了!

12歲女童緣何半夜「吐血」?

月月今年2歲了,父母在外工作回家少,平時就交由奶奶帶。月月近來特別調皮,總也不好好吃飯,怎麼和她溝通都沒用。這下可難壞了奶奶……

假期的一天,媽媽回家後沖了瓶奶粉給她喝,可沒喝多少,月月就吐了。到晚上臨睡前一頓奶,沒喝兩口,月月又吐了。好不容易哄她睡著,睡到凌晨,月月又吐了好多,這一次幾乎呈噴射狀的,而且吐出來的不光是白色的奶,還摻雜了咖啡色的液態物質,這下可把媽媽給嚇壞了,便連夜將月月送到了醫院。醫生給孩子做了胃鏡後,很快確診了病情,原來月月因為一些不當的喂食行為,意外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HP),引起胃粘膜炎症,削弱了胃粘膜的屏障功能。從而從急性胃潰瘍發展到胃出血……

2真相:家長切忌嚼食喂養傳播病菌!!

當醫生看到這樣的檢查結果也著實一驚。醫院每年都會接診到20來個胃出血的孩子,但是,像月月這麼小的,還真是少見。於是,醫生繼續追究致病因素,讓月月全家人都去做了C14呼氣測試。結果,奶奶的HP數值明顯增高,醫生表示,這通常與平時不科學飲食習慣有關。「你們是怎麼喂她吃東西的?」面對醫生的詢問,奶奶過了好一會才支支吾吾道:「最近,孩子胃口很差,肉也不吃,我就咬點下來再夾給她吃。有時候她看到我碗里的東西想吃,我就直接用我的筷子喂她。」原來這就是致病原因——奶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再嚼著喂給孩子,月月年紀小,抵抗力差,胃部粘膜也比較脆弱,長期以往,就被感染了! 久而久之,就引發了胃出血。

3愛孩子,就千萬別再這麼做了!

家長疼愛孩子,無可厚非的,但是疼愛,必須講求方法,方法不對危害的是孩子的健康。而流傳下來的一些傳統喂養方式,新一代奶爸奶媽需要去糟取精,選擇性繼承。有關專家介紹,易致胃潰瘍病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很高,慢性胃炎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就有40~60%。一般家裡父母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子女的感染機會就會增大。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通過口對口傳播。

因此,當一些家長在生活中不注意,喜歡口對口地喂食或將食物嚼碎後再喂、喂食時先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兩口以試試溫度是否適宜、 親吻孩子的嘴巴等,這些不經意的動作,都有可能將自己體內的病菌傳給孩子。

4延伸閱讀:寶寶進餐這些行為要制止

①杜絕嘴對嘴喂食、嚼著喂食,如果食物分量過大孩子咬不斷,可以買專門的輔食剪將食物剪碎,或者在煮孩子的食物時,就把材料儘可能地切小些;

②大人與孩子餐具不能合用,夾菜時儘量準備公筷;

③家長表達關愛時會嘴對嘴親吻孩子,也有造成感染的風險,除了真的難以遏制,情不自禁,咱們最好親吻孩子臉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923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