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打過噴嚏或哭過後,常常會有流鼻涕的現象,進而造成鼻塞的問題,一旦嬰兒鼻塞越來越嚴重,就會開始呼吸困難,不僅造成睡不好哭鬧,喝奶時也會不舒服,導致食慾不佳。但是,嬰兒的鼻腔構造與大人不同,還無法使用吸鼻器,也不能直接用衛生紙擤出鼻涕,究竟該怎麼緩解他們的鼻塞症狀呢?
很多媽媽會疑惑,為什麼小寶寶這麼容易鼻塞呢?其實剛出生的小寶寶,因為鼻腔較為狹窄,比較無法通暢,加上鼻竇尚未發育健全、鼻腔黏膜又特別敏感,因此比較容易出現鼻塞現象,尤其在接觸到空氣中的灰塵,或是遇到氣溫的冷暖變化時,就會出現打噴嚏的現象。特別是在寶寶感冒或哭過以後,鼻腔會開始流鼻涕,鼻黏膜也會腫脹,很快就會出現鼻塞。
媽媽應如何為寶寶緩解症狀?
寶寶鼻塞,很容易大哭大鬧,媽媽看在眼裡更心疼,然而寶寶的鼻管狹窄脆弱,不建議在治療中使用吸鼻器,容易傷到黏膜,或使得黏膜更紅腫,增加呼吸不順及感染的機會。究竟該怎麼辦呢?
沾嬰兒油、食鹽水清理
建議讓寶寶躺在床上或腿上,固定頭部後,利用棉花棒沾嬰兒油、食鹽水擦拭清理鼻腔,若有黏稠鼻涕,要用旋轉的方式擦拭,清理時最好有兩位大人在場,避免意外發生。
溫毛巾敷鼻子
嚴重鼻塞時,可用濕熱的毛巾在鼻子上施行熱敷,鼻黏膜遇熱擴張後,鼻腔會比較通暢,同時黏稠的鼻涕,也會被蒸氣軟化而流出來,每次敷約3~5分鐘,並注意毛巾熱度不可過高,避免燙傷。
運用水蒸氣
建議寶寶可吸一點潮濕的水蒸氣,緩解鼻塞症狀,可利用浴室放熱水瀰漫的蒸氣,或是使用美容用的蒸臉器噴出來的蒸氣,吸個3~5分鐘,再清除鼻涕。這種解除鼻塞不適感的效果,會比光用熱毛巾敷鼻子好很多,並且可以有化痰作用。
吸鼻球
材質是橡膠,不會傷到嬰兒稚嫩的肌膚,可伸進寶寶的狹小鼻腔,將堵在鼻孔的鼻屎、鼻涕吸出來,緩解呼吸不順的症狀,但適用於新生兒,太嚴重的鼻塞比較沒有效果。
鼻滴劑
如果鼻塞的程度,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睡眠或食慾時,醫師會開一瓶含有輕微血管收縮成分的鼻滴劑,在睡前或喂食前15~20分鐘,滴一下寶寶的鼻子來緩解鼻塞,但千萬不要長期或頻繁地使用,容易造成鼻黏膜萎縮。
泵式或電動式吸鼻器
超過6個月的寶寶,鼻腔發育較新生兒成熟,可利用泵式的收放彈性,或電動式的吸鼻器,快速清除鼻腔內分泌物,但電動式吸鼻器較昂貴。
抗生素治療
若是嚴重的鼻竇炎,治療上必須使用10~14天完整的抗生素治療,並加上積極的膿液抽吸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鼻涕顏色可觀察出什麼警訊?
正常的鼻涕應是呈現透明無色狀,若寶寶早晨起來的鼻涕,帶點淡黃色或白色狀,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要持續觀察鼻涕的顏色是否有變化,若鼻水的顏色由透明清水狀轉為黃色、綠色黏稠狀時,代表可能鼻腔已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化膿,或是有嚴重鼻竇炎,此時就需要就診。有細菌性鼻竇炎時,需要由醫生開立抗生素治療,治療期約7?10天。至於連續不斷的清鼻涕,主要是鼻過敏或感冒引起,需持續就診吃藥。
何時需要送醫就診?
若寶寶鼻塞,同時又合併有發燒、流鼻涕、咳嗽及活力不佳的症狀,代表可能有鼻竇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最好要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尤其有鼻塞的寶寶,平日喝奶時,已有奶嘴或媽媽的乳 頭在口腔內,呼吸會變得更困難。因此,媽媽若觀察到寶寶有喘息、臉色發黑的情況,就要先停止喂奶,儘快就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