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陪寶寶入睡嗎?7大誤區需避免

棋子傀儡| 2016-10-04| 檢舉

習慣的力量不可小覷,因此一定要在寶寶小時候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尤其對於入睡來說,媽媽們一定要避免7大誤區。

1.摟著寶寶入睡

有些媽媽擔心寶寶一個人睡覺有發生意外,就會摟著寶寶入睡,其實,這樣做會給寶寶帶來一些潛在的危險。摟睡會讓寶寶難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吸入的多是被子裡的污穢空氣,容易生病。同時,媽媽在摟著寶寶的時候就限制了寶寶睡眠時的自由活動,難以舒展身體,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如果媽媽睡得過熟,不小心將身體擋在了寶寶的鼻孔前面,還可能造成窒息等嚴重後果。

另外,因為媽媽就在身邊,所以喂奶就容易多了,可是這可能使寶寶養成醒來就吃奶的壞習慣,不易形成定時喂養,從而妨礙寶寶的食慾與消化功能。

2.天氣寒冷時,讓寶寶蒙著睡

在冬天或者初春的時候,天氣寒冷,媽媽為讓寶寶暖和,常將寶寶頭部蒙在棉被下,其實,這樣做對寶寶的危害是很大的。

被窩濕度較高,加上寶寶代謝旺盛,容易誘發「悶熱綜合症」,可致寶寶大汗淋漓,甚至發生虛脫。也有可能引起寶寶呼吸困難,或者窒息。

寶寶睡覺時都應將頭部露在被子外面,以防意外發生。

3.讓寶寶裸睡

夏天氣溫高,一些媽媽便將寶寶衣褲脫光,讓寶寶光著小身子躺在床上,以求涼爽。然而小寶寶體溫調節功能差,容易使身體受涼,特別是腹部,一旦受涼,可使腸蠕動增強,導致腹瀉發生。為防止這一點,即使炎夏也不可裸睡,媽媽不妨在寶寶的胸腹部蓋一層薄薄的衣被,或戴個小肚兜,來保護寶寶的小肚子不著涼。

4.寶寶夜裡哭鬧,抱在懷裡搖

當寶寶哭鬧或者睡眠不安的時候,一些年輕的媽媽們會把寶寶放在搖籃里或者抱在懷中搖晃,寶寶越哭越厲害,媽媽也越搖越大力,直到寶寶入睡為止。

其實這種做法對寶寶十分有害,因為搖晃的動作會讓寶寶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蕩,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小血管破裂,發生腦震盪、顱內出血。輕者發生癲病、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出現腦水腫,腦疝而死亡。如果眼睛裡的視網膜受到影響,還可導致弱視或失明,由此鑄成大錯,尤其是10個月內的小寶寶更危險。

5.媽媽長期陪睡

媽媽「該放手時就放手」,即使是新生兒,也不應與媽媽同睡一個被窩。因為媽媽熟睡後稍不注意就可能壓在小寶寶身上,造成窒息死亡。美國一項調查資料證實了這一點,即讓嬰兒獨自睡覺可降低60%的突然死亡率。

另外,媽媽長期陪睡,寶寶會出現一種「戀母」心理,到了幼兒園甚至上小學的年齡,與媽媽分離還會很困難,很難形成小孩獨立的個性,這也不利他們的身心發展。培養孩子獨睡習慣一般從1歲開始,此年齡段的寶寶入睡較快,並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識。

6.寶寶俯睡,媽媽不管

國外專家發現,嬰兒猝死綜合症與睡眠姿勢有關,特別是臉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險性。原因在於小嬰兒一般不會自己翻身,也不會主動避開口鼻前的障礙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時,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氣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當胃蠕動、胃內壓增高時,食物就會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狹窄的呼吸道,造成嬰兒猝死。

寶寶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種睡姿可使其呼吸道暢通無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嬰兒猝死。據統計,在美國自從推廣了仰睡法後,曾居高不下的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發生率隨之大幅度下降,從每年約死亡5000人下降到不足3000人,值得媽媽借鑑。但是媽媽應該經常調整寶寶的睡姿,以免睡壞頭型。

7.寶寶一有動靜,就輕輕拍

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對小嬰兒來說,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斷交替的。深睡眠時,寶寶處於完全休息狀態,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活動;淺睡眠時,寶寶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經常會有些活動,臉上還可能會做怪相、皺眉、微笑等等,這些都是淺睡眠時期的正常表現。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輕輕抽泣或運動,不要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喂奶,先在床邊觀察一下,看寶寶是否能接著睡。否則,給予過多的干預,會人為地打斷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壞寶寶的睡眠規律。如果寶寶出現了哭鬧等更多的表現,我們再去進行處理。

爸爸媽媽們,如果現在你還保持著這種哄寶寶睡覺的方法,在錯誤還沒有釀成之前,為了寶寶的健康,趕快改正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880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