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感染有多可怕?看完捏了把汗

伊能靜的月子坐的很鬧心,首先是因為給女兒帶了厚手套被罵,然後又出現了狀告醫生把自己生子照片變小廣告的事情,現在又自曝出現了剖腹產感染,刀口裂開化膿,每天清傷口。

那麼,剖腹產感染對新媽媽來說,究竟有多可怕呢?

剖腹產後護理不佳,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炎

剖腹生產、過長的產程及破水時間、生產過程中的傷害、產婦貧血和較低的社會經濟階層產婦,為五個主要發生因素。子宮內膜炎是產褥期最常見的發燒原因。其發生率約為3.8%。可以是因為先前的羊膜腔發炎所引致的結果,而後續可引發子宮肌肉層炎症、輸卵管炎症、骨盆腔膿瘍等。

剖腹生產後的傷口發炎

由於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產大,出血量也隨之增加;一般而言,平均增加100-1,000c.c.出血量,有時還會更多。只要開刀時間愈久,出血量愈多,傷口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加,這是自然生產較少發生的併發症。剖腹產手術後,傷口癒合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此外子宮上留下一道傷口疤痕,這一傷口,在下次的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傷口裂痕或子宮破裂,而且一旦發生,產婦及胎兒之死亡率很高。為避免這種悲劇,除了需要一段時間讓傷口恢復,對於傷口的消毒、使用的縫線,及手術技術的講究,都是防止子宮破裂的方法。

盆腔血栓性靜脈炎

一般來說,子宮內膜炎或切口感染導致敗血症的幾率非常低,但還是存在,而且會引發盆腔血栓性靜脈炎,因此剖宮產的孕婦一定要注意這些情況。

胃腸道合併症

麻醉藥,尤其是全身麻醉或術後止痛劑的使用,就會影響腸道蠕動功能,出現腸麻痹,發生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這種症狀一般在24小時後隨著腸道功能恢復慢慢消退,如果這種症狀持續,腹脹腹痛加重,就要注意出現腸梗阻的情況,需要及時地處理。

泌尿系統併發症

剖宮產後並發尿路感染的幾率非常高,這是因為手術的時候需要插導尿管,這樣就非常容易引起尿路感染,這種症狀只需尿液檢驗或尿液細菌培養即可確定診斷。

剖宮產切口感染的治療

剖宮產切口感染治療主要是局部治療配合抗生素治療、支持治療等。

局部治療主要包括引流、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超短波療法和換藥等。感染髮生後給予局部治療的產婦占大多數,證實了局部治療在抗感染中的重要作用。抗生素治療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包括一聯、二聯和三聯用藥,因醫院不同有明顯差異。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改善產婦營養狀況,提高機體免疫力,切實保障術後切口感染的治療。

一般來說,夏季由於氣溫高,傷口不易癒合,出現感染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在夏季需要進行剖腹產分娩的產婦,需要更好的護理傷口。保持傷口部位周圍的清潔,癢時不要搔抓,以防傷口感染化濃。如傷口疼痛並局部發硬,用手摸有波動感,說明刀口感染化膿,應及時診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857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