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多寶寶高燒一直不退,媽媽差點釀成大錯!

這是我家寶寶的親身經歷,分享給所有的寶爸寶媽們,以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而造成悲劇。

我家是雙胞胎男寶寶,一雙可愛的寶寶把家人給高興壞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從會翻身到爬行、再到學走路,我們都見證了寶寶們的成長。現在孩子一歲多了,非常的調皮,每天在家裡跑來跑來跑去,對什麼事都充滿了好奇,總是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即使這樣,我們也儘量滿足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去探索。

但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到不衛生的東西,而且還喜歡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所以平常很注意孩子的衛生,即便是這樣,孩子也難免會接觸到細菌。再加上我們是雙胞胎,本來體質就差一些。所以比較容易生病。

就在前一段,小寶寶夜裡開始發燒了,就趕緊給孩子喝了小兒氨酚黃那敏,沒多長時間燒退了,到天亮孩子睡醒了,還是很沒精神,趕緊給孩子量體溫,38.5度,還是高燒,立即就帶孩子去看醫生。

因為我們的孩子太小,原來一般發燒的時候都是在我們這的一個診所看的,醫生也很有名氣,原來發燒的時候吃兩天藥就好了。如果去醫院的話醫生明明可以確診發燒,也會讓你化驗一大推,給孩子抽血是最揪心的,那麼小的孩子要抽那麼多的血。

這次還是不例外,診所醫生看了以後給開了兩天的藥,吃了一天,高燒還是反覆,一直控制不住。我坐不住了,立即又去找醫生,醫生的建議是到醫院做一個血的檢查,檢查出來了,醫生說必須輸水,當天就輸了水,輸完水後,體溫恢復到了正常,可是回到家後不到半天時間,又燒到了39度,醫生建議隔一段時間喝一次小兒氨酚黃那敏。

第二天又繼續輸水,結果還是和前一天一樣。醫生說馬上去醫院吧,這不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這一下可把我嚇壞了,我可憐的寶寶又要遭罪了。

馬上進了婦幼保健醫院,給醫院醫生說明了這幾天的治療情況,醫生說孩子現在眼球充血、嘴唇有乾裂、舌苔呈楊梅舌,初步判斷有可能是川崎病。第一次聽說這種病,真的把人嚇死了,治不好怎麼辦、有後遺症怎麼辦,嚇得我眼淚都掉下來了,醫生說先不要慌,馬上做檢查確診,並且每二十分鐘量一次體溫。立即檢查了血、心電圖等一大堆的檢查。

住院第二天,已經發燒超過五天了,這五天孩子一點精神都沒有,一直喊著媽媽,哭泣,心裡難受的心都碎了,真想替孩子受著罪。

檢查結果出來了,醫生最終確診為川崎病。要馬上給孩子輸丙種球蛋白,一天要一次性輸十支,每隻將近500元,先輸一天,如果不好的話還需要再輸一天,不管要花多少錢,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就行。

按醫生的要求,馬上對孩子進行治療,從上午一直輸到了快傍晚,這是孩子有史以來輸液最長的一次。孩子一天都特別的乖,終於輸完了。孩子體溫也終於控制住了,到第二天孩子體溫還是正常,而且孩子明顯有了精神,醫生說還要觀察幾天,體溫不反覆就可以出院,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可以稍微放一下了。

醫生也說幸好送來的早,要是發繞超過5天以後,再送來醫院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想想真是後怕,幸好孩子現在沒事了,如果真是因為自己讓孩子有個三長兩短,可讓我怎麼活。在醫院又觀察了5天,孩子一切正常,終於可以出院了。還要按時吃阿司匹林,定期到醫院檢查,以免反覆。

經歷了這件事,現在想起來心裡還是怕怕的,孩子的健康真是不容忽視,平時孩子的衛生最重要,川崎病就是因為細菌感染引起的。川崎病的表現為除了反覆高燒外、.具有下列中的四條:

(1)雙側眼結膜充血,無滲出物。

(2)口腔及咽部黏膜有充血,口唇乾燥皸裂,楊梅舌。

(3)急性期手足紅腫,亞急性期甲周脫皮。

(4)出疹主要在軀幹部,斑丘疹,多形紅斑樣或猩紅樣。

(5)頸淋巴結腫,直徑超過1.5cm。

川崎病一般發生在寶寶五歲以下居多,男寶比女寶患病幾率大,所以家長們在對待孩子發繞的時候一定不可大意,孩子有病在診所治不好要立即送往醫院,以免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849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