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包不包,就是天使娃和惡魔娃的差別

新生兒究竟應不應該打包,又怎樣打包,打包究竟重不重要呢?

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是這樣的!

兩三個月的時候,胎寶寶還可以在羊水裡游來游去,大概四五個月左右,胎兒開始迅速長大,媽媽也開始顯懷,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可以移動的空間就越來越小了,等到最後三個月的時候,基本一直是保持這種蜷縮的姿態直到出生。所以,新生寶寶是熟悉並喜歡這種被緊緊包裹的感覺的。這也是無論哪個國家哪種文化,新生兒都有被包裹起來傳統的原因。即便沒有任何理論,僅僅靠經驗就能知道,包裹會讓新生兒更容易安靜下來並且睡得更好。如果沒有被緊緊包裹,很多新生寶寶就會感覺缺乏安全感,因為和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不同,他們多半會哭鬧不睡,直到找到大人的體溫和擁抱才罷休。當初生毛頭的時候不懂這件事,一直沒包裹他,他睡眠也一直差勁,於是全家人一直輪流抱著他睡,兩個多月的時候因為他抓臉太厲害,所以把手綁了起來,奇蹟就出現了,本來半個小時就醒的貨,一下睡了兩個半小時,就是這麼神奇。

包和不包,就是天使娃和惡魔娃的差別。

所以,給新生兒打包裹是科學養育,是美國的醫護人員不停的向新媽媽強調的事情,是對新生嬰兒非常重要的事情。

怎樣包裹才是對的

老一輩都是給嬰兒打包裹的,傳統上是包裹成這個樣子,所謂的「蠟燭包」。

注意,這樣包絕對絕對不可以,因為這樣把寶寶的腿強行掰直了並捆上,會對嬰兒的髖關節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容易有脫臼的風險。

蠟燭包的害處已經得到廣泛科普,大家多少都聽說過一些,所以導致了很多新手父母不給寶寶打包裹,這就又錯了,上文已經提過打包裹還是有非常重要積極的意義的,不能因為傳統做法有一部分是錯了就全盤否定,倒洗澡水別把盆里的孩子一起倒了哦!

圖解↓↓↓↓

包完之後是這個樣子的↓↓↓↓

可以看到包裹的下半部分有足夠的空間,寶寶的腿是自然彎曲的。但是雙手是被緊緊固定在身體兩側的。注意一定要包裹得緊一點,讓寶寶的胳膊沒有絲毫移動的空間才可以。另外,也不需要像傳統方法那樣,用繩子捆起來,包巾本身已經把寶寶包裹得很好了。如果你無論如何也包不緊,或者寶寶特別容易掙脫,可以買這種專門包裹新生寶寶的睡袋。

如何選擇包巾

包巾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冬春秋出生的寶寶,可以直接去扯一塊純棉布就可以了,布紋密一些,太鬆散容易變形包不緊。形狀要是正方形的,不然包起來不對稱,面積要足夠大,對角線的長度大概是嬰兒身高的一倍就差不多了。如果是夏天比較熱,就拿塊足夠大的一兩層紗布包裹吧,既能包裹又透氣。注意,包巾一定要是單層的布,不可以用被子或者毯子包裹嬰兒,一是因為厚的被子有彈性,一定包裹不緊,手很容易就掙脫,失去包裹意義;二是用被子看起來是包了一層,實際上是疊加了三四層,容易讓寶寶過熱甚至中暑。如果屋子比較冷,也要用單層包布包裹寶寶,然後加蓋被子就好了。

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寶寶為什麼被包裹的時候使勁掙扎的樣子?

他不是在掙扎,是在測試包裹的鬆緊度,如果寶寶的手可以移動,就證明這個包裹是無效的,寶寶就會不高興。所以,再強調一遍,一定要包緊,緊到雙手不能移動為止。

要在什麼時候包裹?

只在睡覺的時候包裹,在寶寶清醒玩耍或者吃奶的時候,要解開包裹,讓寶寶充分活動,不妨礙他的身體的發展。如果包裹著喂奶,容易喂一下就睡著,容易有吃不飽的問題。

為什麼我家寶寶白天不怎麼睡,晚上睡得不錯?

很多沒有包裹睡覺的寶寶是會這個樣子的,因為夜晚睡眠狀態和白天不一樣,夜晚睡覺更沉一些,即使驚跳也不容易醒,但是白天睡得就比較輕,不包裹就會很難哄睡而且容易醒。如果排除了脹氣原因,依然睡不好,基本就是因為不包裹的原因

為什麼我家寶寶緊緊包裹了依然睡不好,喜歡哼哼唧唧扭來扭去?

這種情況多半是嬰兒脹氣的問題,而不是因為寶寶討厭包裹。

寶寶要包裹到什麼時候為止?

直到寶寶的驚跳反應基本消失為止,大概四個月左右。當然,可能在這之前,寶寶的力氣已經足夠大到無論如何也包不緊了。可以先放開一隻手,讓他適應,逐漸熟悉了再放開另外一隻手。

當寶寶可以翻身了,也可以讓寶寶改成趴著睡,也有效抑制雙手亂動,和打包裹的效果是一樣的。

希望,新手父母們不要再犯這個簡單的錯誤了。其實很多寶寶打包裹是可以睡得很好的,不包裹就容易養成抱睡的壞習慣哦!趕快去把你家的新生寶寶包裹起來吧。即使兩個月也很可能來得及哦!

微信關註:到家E生,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在微信上回復相應編號可以查看往期熱門文章

老外不坐月子,同樣是女人,中國人就必須得坐月子嗎?

2.科學合理的月子餐很重要,你吃對了嗎?

3.產後腰疼怎麼辦?

4.產後到底需不需要催乳?

5.如何給寶寶斷夜奶?

6.別把寶寶抱成「歪脖子」!不同階段寶寶的正確抱法

7.把屎把尿,真的會毀掉孩子嗎?

8.寶寶不拉便便未必是便秘,媽媽們可不不能亂投醫!

9.乖孩子=痛苦的孩子?

10.孩子背後的毛病是家庭的毛病!

58到家,到家醫生為孕媽媽提供免費孕產育兒問題在線答疑,孕產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備孕媽媽,孕媽,准媽媽們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836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