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佳佳爸媽工作非常忙,就把在老家的奶奶接了過來照顧她,奶奶非常疼這個孫女,整天懷裡抱著,晚上摟著睡覺,甚至還會嘴對嘴的喂食物。
過了一段時間,奶奶身上起了皮疹,到醫院一檢查診斷為二期梅毒,口腔黏膜也有感染。但是家裡人都認為梅毒只能通過性傳播,所以也沒太在意,奶奶在治療的同時還是像以前一樣照顧孫女。
幾個月後,佳佳臉上、四肢開始出現紅色皮疹,但不痛不癢也沒其他症狀,爸媽本來以為只是普通的皮膚病,沒想到慢慢地肛周和外陰也開始出現了成片的疹子,爸媽這才覺得事情不妙,連忙送她到醫院就診,結果被診斷染上了梅毒。

原來,奶奶患的二期梅毒感染性極強,雖然95以上的梅毒都是通過性傳播,但仍有一定幾率通過其他方式接觸傳播,而奶奶患病後並沒有與佳佳隔離,加上孩子年紀小,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這才中了招。
雖然醫生早就提醒過家長,要和寶寶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隨便親吻寶寶,但總有些家長看寶寶太可愛,心裡實在喜歡,忍不住就會隨時抱起來親一口,卻不知道這樣做很有可能傳染給寶寶疾病。
一、出現這些情況要和寶寶保持距離
患了呼吸道疾病,如水痘、結核、腮腺炎等,這些疾病接觸到唾液就能傳染,病原體可以通過患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的飛沫等傳染給寶寶。
接觸傳染病,比如細菌感染的膿包等,這些疾病可以通過親吻、撫摸、甚至是毛巾、餐具、衣物等進行傳播,因為寶寶的抵抗力較弱,哪怕只是輕輕地一個吻就有可能被傳染。
口腔疾病,比如牙周炎、口腔潰瘍等,這時的口腔里含有大量細菌,親吻時病毒和細菌會趁機進入寶寶體內,留下健康隱患。
皰疹,如果家長臉上、身上長了成片的或者單獨的水皰,是有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這種時候就不要再親吻寶寶了,因為這些疾病雖然對成人來說可能是個小病,對寶寶來說卻可能致命。
嘴對嘴喂孩子,這種情況尤其多發生在老人身上,但是老年人通常都有胃腸道、口腔方面的疾病,寶寶吃了咀嚼後的事物很容易被傳染,這也是老一輩人的「育兒經」里被廣為詬病的,如果確實有給寶寶吃攪碎的事物的需要,可以藉助工具,不要直接用嘴巴咀嚼後再給寶寶吃。
二、接觸寶寶注意這些事
不要親吻剛出生的寶寶,寶寶剛出生時家裡人恨不得挨個都親一遍,但是此時的寶寶抵抗力非常弱,很容易因為親吻傳染上大人身上的病毒。如果一定要親吻,親額頭比親嘴更安全些。
不要讓太多人接觸寶寶,生完寶寶後很多親戚朋友會進行探望,建議不要讓太多人接觸寶寶,人員混雜,傳染源就更多,也許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寶寶就感染了某種疾病。
不確定自己是否患了傳染病或者不清楚所患疾病是否會傳染時儘量避免接觸寶寶,如果一定要接觸,戴上口罩,做好個人衛生,避免寶寶和自己共用毛巾等物品。
圖片來自網絡
嘟嘟醫生為孕育期家庭提供優質的在線醫療健康服務,開設備孕、孕期、產後、0~3歲寶寶相關的健康公開課,還可以一鍵接通三甲醫生電話,讓懷孕和育兒更簡單。
來源:嘟嘟醫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