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發生了一起嬰兒猝死悲劇,出生僅26天的男嬰,凌晨由新手母親抱著喂哺母乳時,疑母親睏倦瞌睡,1個多小時後醒來,發覺懷中愛子口鼻滲血昏迷,送院搶救不治,初步不排除男嬰口鼻受壓致窒息喪命。母親悲痛握著亡兒小手,伴屍不停哭泣。
當地警方表示,不排除產婦瞌睡俯身向前,身體緊壓嬰兒的口鼻引致窒息,亦可能因嬰兒嘔奶堵塞呼吸道肇禍,真正死因有待剖屍驗證。
有專家指出,初生嬰兒吃奶次數頻密,若喂母乳,母親更易疲倦,認為家庭成員可分擔喂奶後工作,讓產婦休息免過勞。嬰兒喂奶後,可垂直身體放在有保護的椅上,令喂奶時吸入的空氣流出,可免奶水倒流和阻塞呼吸道。
類似的嬰兒猝死事件多有發生,媽媽們平時該如何降低寶寶猝死風險呢?
1.睡覺保持仰臥。寶寶清醒時可以趴一會兒,不過家長要密切看護。不要讓寶寶側臥,因為這樣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翻身變成俯臥睡姿,增加嬰兒猝死綜合徵危險。
2.母嬰同室不同床。研究發現,母嬰同床會使嬰兒猝死綜合徵危險增加40%,而母嬰睡同一房間有助於降低危險。
3.奶嘴可降低危險。一種理論認為,奶嘴有助於防止嬰兒翻身至俯臥姿勢。另一種理論認為,奶嘴可使嬰兒舌頭向前伸,保持呼吸道暢通。
4.防止寶寶過熱。嬰兒所處房間溫度應適中,避免房間過熱。同時不要給寶寶在睡覺時包裹太多衣物。
5.遠離吸菸環境。研究發現,母親孕期吸菸的嬰兒發生猝死危險增加3倍。家中吸菸者越多,嬰兒猝死危險就越大。嬰兒所處室內應及時通風以免空氣污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