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帶娃,娃就真的毀了,這些行為你家裡都有麼?
——老媽每次打電話過來,都會說:把孩子生下來讓我來帶,把他(她)養得白白胖胖滴····
我每次都呵呵···呵呵!
——陳先生每次跟我討論以後我是全職太太還是繼續打拚奶粉錢,都會說無論怎樣,讓我媽幫我們帶孩子,老婆沒那麼累~·~
我每次還是呵呵·呵呵!
有人說,婚姻中最慫的時候就是沒人幫你帶孩子。但相信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心裡有感覺,老人帶孩子還是挺擔心的,害怕如果老人的育兒理念和方法跟自己差異很大的話,也許會更慫!
誠然,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好處,但若你家老人有以下行為的,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務必慎重,並要多多與老人交流溝通,最主要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和你的父母做好溝通,達到科學育兒一致性。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讓他們享受兒孫樂的同時,也讓你的婚後生活和諧些。
1、不要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只要注意保護就不會出事。孩子常因好奇出現「破壞」、「搗亂」等看似有冒險性但卻又有創新性的探究行為,老人若總急著阻止和評判,等於泯滅了孩子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羞怯。
2、孩子摔倒追究其他物品的責任,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這樣的教導,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後,往往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推到客觀環境或者別人身上,這樣的孩子,不善於自我總結和糾正,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
3、不要老抱著孩子,要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小時。沒有足夠光照,缺乏維生素D,影響長高。
4、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動手。
5、如果兩代人觀念上發生衝突,要多進行溝通,不要各自固執己見。可以讓老人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
6、平時多溝通,多交流育兒經驗,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7、不要因為老人當年沒有滿足兒女的需求就以補償心理來養育孫輩。
8、孩子父母限制孩子的事情,長輩不要越俎代庖,盡量與孩子的父母保持一致。說三道四,總唱紅臉——我是想給你的,你媽不讓,你可不能告訴你媽!
9、避免縱容孩子養成貪吃零食的習慣。,給孩子吃垃圾零食,不但對健康無益,長期食用添加劑過多的食品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10、孩子口味應該比較清淡,避免以自己的口味做飯,讓孩子吃得過鹹。
11、不要總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抵抗力。
12、不要買東西討好孩子,否則日久易養成孩子和大人討價還價,撒潑打滾的壞毛病。一旦孩子發現「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得到好玩的」,就會懂得以哭鬧發脾氣來要挾家長達到滿足個人慾望,變得更加任性。
13、聽力不好的老人,避免對孩子說話聲音過大,看電視時將音量調得過高,時間長了都會損傷孩子的聽力。
14、怕孩子餓,追著餵飯,習慣於「餵飯」的孩子,長大了獨立性差、容易產生依賴心理並過量餵飯可能將孩子的胃撐大,造成小兒肥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7757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