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學步車裡玩耍,寶媽一個粗心導致寶寶再也回不來了

王寶媽是是新手寶媽,有一個可愛的九個月大的男寶寶。前段時間王寶媽在家裡帶小孩,一般農村都是這樣小孩六七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小孩買學步車,讓小孩在學步車裡玩耍,也好鍛鍊小孩早點學會走路。

一天早上,王寶媽把寶寶放在學步車裡,在家裡的庭院上玩,寶媽就在附近洗衣服,這就是很多寶媽日常的家庭工作啊,很多衣服要洗。好幾個大桶裝著洗,花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終於洗完了。

寶寶真是可愛,九個月雖然走路不會走,但是藉助學步車肯定還是滑來滑去的,真是好玩。看到寶寶這樣開心的玩耍,王寶媽就想起了,自己要給小孩搞點米糊吃。農村小孩都是比較早吃輔食的,所以就單獨把小孩放在大院子裡了,就去廚房給小孩搞米糊了。

王寶媽在廚房裡大概搞了二十幾分鐘,出來之後她嚇哭了 ,看到自己的寶寶已經倒立在剛才洗衣服的桶里了,剛剛洗衣服一個桶里還有水,她忘記倒掉了。可能是寶寶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就得水很好玩,就去抓那個水桶,沒有想到鬼使神差的小孩就摔倒在水桶里了,剛好水桶水又比較多,頭扎入桶底。

就這樣小孩就溺水了,王寶媽急忙把孩子抱起來,檢查小孩已經沒有什麼呼吸了,就急忙打電話叫家人回來送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很無助的說,寶寶在送來的路上就休剋死去了。

全家人聽到這個消息,大聲痛苦,紛紛指責粗心的寶媽,但是於事無補啊,悲劇了。

其實說真的,小編一直都很害怕學步車,這樣的安全事故網上比比皆是,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問題。學步車美其名的學步功能,能幫助孩子學走路!

可事實是學步車沒有學步功能,學走路時在學這一種技能,不是你放在學步車裡面孩子自己就會了。走路需要全身的肌肉協調和神經支配,在學步車裡孩子坐在那或者說依靠周圍的保護能運動起來,是孩子的主動運動嗎!這種不需要思考和肌肉配合的運動是無意識的運動,不能起到運動和學走的目的!

那麼學步車還有那些危害呢?危害一寶寶骨骼變形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調查,專家發現,嬰兒長期使用學步車,會容易造成嬰兒骨骼發育異常,導致骨骼變形。比如:膝關節不能有效靠攏,成「O」形;膝關節靠攏時踝關節不能併攏,腿成「X」形;兩條小腿向外彎曲等變形情況。

危害二走路姿勢異常

因為在學步車裡,寶寶是用腳尖移動的。依靠學步車,寶寶學會了行走,但大腿肌肉並沒有得到有效鍛鍊。時間一長,還會形成前腳掌著地的「欠腳」走路姿勢。走路姿勢不正常,比如,走八字路、腳尖走路,彎曲走路等,不僅會影響走路速度,甚至對寶寶的將來都會產生影響。

危害三容易發生意外

寶寶在學步車中,如果是在家裡,碰到椅子、茶几等障礙物時,不小心的話可能會造成「人仰車翻」。如果爸媽不在寶寶身邊,寶寶可能會把學步車帶入衛生間、廚房、台階處和有插頭或電線等危險地方,有可能發生意外情況。

危害四讓寶寶走路愛依賴

學步車將嬰兒固定在其內,使嬰兒失去了大運動鍛鍊的機會。大運動鍛鍊包括爬、站立、彎腰、行走等,能加強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協調性。因為學步是需要力氣的,而坐在學步車裡的孩子需要活動時,可以藉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鍛鍊。

危害五寶寶「學會」欠腳走路

寶寶發育有自身的規律,與神經、肌肉發育的成熟程度及視力發育密切相關。俗話說:「7滾8爬周會走」,而很多媽媽早早地給小寶寶準備了學步車,寶寶才能坐穩就坐上學步車,媽媽認為這樣自己既可以做家務,又可以讓嬰兒學習走路。

過早或過多或使用學步車不當,違背嬰兒生長規律人為「助走」,會對嬰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如才滿7個月的小寶寶就坐學步車,因個子小,坐墊過高,腳不能完全著地,只能用腳尖觸地滑行。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前腳掌觸地的欠腳走路姿勢。

危害六寶寶性格變古怪

嬰兒一歲前學習爬行,對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嬰兒整天呆在學步車中,就會錯過一歲前的爬行學習期,容易罹患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徵,表現為好動、任性、脾氣暴躁、不易與人溝通等,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閱讀跳行等。

危害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孩子是通過接觸、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學習認識物體,自由的探索有助於孩子智能的發展,學步車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動,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影響了孩子智力的發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762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