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外國人的眼裡,中國家長給孩子喂飯簡直是反人類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孩子吃東西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行為,家長不應該過多干涉。
可是,在多數中國家長特別是老一輩人的觀念中,如果你不給孩子喂飯,會想問你一句「是親生的嗎?」
其實,毫無節制的給孩子喂飯,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因為,給孩子喂飯容易使孩子失去耐心,不喜歡溝通,更容易煩躁。如果從小到大一直這樣,長大後這種性格就會成為短板。
此外,"喂飯"不止表現在行為上,還將延續到孩子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長此以往,孩子本身的應有功能逐步退化,自主發展和天生學習探究才能也被遏制了。
給孩子喂飯容易造成哪些危害呢?
生理影響
1、容易造成咀嚼功能不足,不利於消化吸收。
喂飯的時候,家長容易心急,總希望孩子能多吃點,殊不知孩子進食過快,不能充分咀嚼食物,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容易影響牙齒的正常發育、臉部的肌肉鍛鍊。
2、不利於動作平衡和手眼協調能力的建立
吃東西應該是一種自主的行為,當孩子自己用手、嘴、眼的相互協調配合吃飯,才能對身體的協調性發展起更好的作用,如果家長喂飯將使孩子失去動作平衡和手眼協調能力訓練的好機會。
3、進食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肥胖
有一種餓叫爺爺奶奶覺得你餓,喂飯過量可能將孩子的胃撐大,造成小兒肥胖。
心理影響
1、影響孩子吃飯的興趣
在喂飯時,如果孩子不專心,會東張西望、離開吃飯位置跑來跑去、玩玩具,家長會制止孩子,這無形中讓孩子對吃飯產生心理壓力,覺得吃飯是一種起強迫性的任務,易誘發厭食或挑食。
2、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建立
長期給孩子喂飯,孩子容易誤認為,吃飯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會讓家長開心的事情,會出現那不吃飯來威脅家長的行為(例如:不給我買什麼我就不吃飯),也容易養成依賴、懶惰、生活能力低下、無責任心、害怕困難等壞習慣。
3、依賴的心理,容易延續到學習上
習慣於"喂飯"的孩子,將來也會事事依賴家長,例如讓爸媽幫忙做錯題集、做作業、整理書本課桌、做各種補習規劃等!
所以,但孩子有自主吃飯的意識時(喂飯時搶大人的勺子、看到大人吃東西伸手要),建議家長放開手讓孩子去嘗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7460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