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孕育一個生命開始,女人就體會到了為人母的辛苦。可是,即便這樣,孩子們有時卻不領情呢,有的以沉默表達對媽媽的不喜歡,有的用頂嘴的方式,有的呢,索性就是任性地大哭大叫,而媽媽們,在夜深人靜,看著旁邊那一張熟睡的臉,常常會傷感落淚,為什麼我付出了這麼多,可孩子不理解呢?為什麼呢,因為你付出了很多,並不代表你就是合格的媽媽。
一、「為你好」型媽媽
旁白:幫孩子多洗幾次手和衣服,沒有什麼的。
二、「囉嗦」型媽媽
旁白:還能不能愉快玩耍了?
三、「堅強」型媽媽
旁白:孩子只是尋求安慰,你幹嘛弄的跟軍校似的,要求他那麼堅強。
四、「邋遢」型媽媽
旁白:媽媽希望自己孩子是最乖的,孩子也希望自己媽媽是最漂亮的。
五、「小題大做」型媽媽
旁白:孩子也有自尊心,有事可以回家說嘛。
六、「大嘴巴」型媽媽
旁白:孩子要是把你的隱私吧啦出去,你什麼感受?
七、「哭窮」型媽媽
旁白:買都買了,說這話不是打臉?
八、「自負」型媽媽
旁白:謙虛是美德,當媽也應該有。
九、「法官」型媽媽
旁白:孩子心裡苦啊,只是動作跟不上腦袋,哪來那麼多的為什麼?
十、「期盼」型媽媽
都說這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不管誰陪伴孩子,媽媽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的言行舉止,都影響著孩子。
紀伯倫說「孩子其實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兒女。他們借你們而生,卻並非從你們而來」。
當媽不能只顧著付出,一切都拿你是我的孩子,我付出了,你就應該怎麼樣。既然都那麼辛苦了,何不當一個讓自己孩子喜歡的媽媽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7430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