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知道剖宮產的利與弊嗎?

剖宮產,通俗地說是指孕婦在分娩的過程中,由於孕婦或胎兒的原因,無法使嬰兒順利地自然降生,而由醫生採取開刀手術取出胎兒的一種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剖宮產率的要求是總分娩率的15%以下,而我國剖宮產率遠遠高於這個數字,總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因素,由於孕產婦及其家屬對分娩缺乏足夠的認識,往往持有一些片面的、甚至錯誤的理解,如總認為「剖宮產兒聰明」、「剖宮產不影響形體」;另外有些孕產婦對分娩充滿恐懼,怕疼,怕長時間的宮縮和產道對胎兒頭部的壓迫會影響孩子的智力,擔心自然分娩會引起產道的鬆弛而影響性生活等;加之目前尚不能開展家屬陪伴分娩,家屬不願意長時間的等待,均增加了剖宮產的幾率;另一方面,目前產科醫生越來越難當,工作風險很大,卻難於取得家屬的理解,俗話講「人生人嚇死人」,分娩過程會有很多的危險和不確定因素,無形中也增加了剖宮產的幾率。

二是醫源因素,主要體現在缺乏產前教育和圍生保健知識教育,使得孕產婦對分娩缺乏足夠的了解;孕婦中高齡比例不斷增加;合理的剖宮產指征不斷增加,如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巨大兒等;不孕症罹患率增高,繼而出現了更多的經助孕技術而獲得的「珍貴兒」;以及某些醫師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和產科知識,不能及時發現併合理地處理產程中的問題,致使剖宮產率一直居高不下。

實際上,剖宮產有利也有弊,它只是解決難產、保全胎兒和孕婦的生命的一種應急措施,雖然剖宮產手術降低了圍產期母嬰發病率和死亡率,但是,在剖宮產迅速普及的今天,我們要大聲疾呼,剖宮產也有很多的弊端,在某種程度上講,剖宮產率的增高意味著產科質量的下降。首先剖宮產不能保證寶寶的安全,而且對幼兒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並有研究表明剖宮產兒窒息率是正常分娩兒的2倍,剖宮產所生小孩多動、敏感、膽小、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上課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且容易患肺炎,這是由於剖腹產的孩子未經產道擠壓,既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觸覺和本體感覺的體驗和學習,也不能排出1/3的胎肺液,致使出生後不能自主呼吸,易患「濕肺」,或發生新生兒窒息、肺透明膜等。另外生命中的第一次體驗的缺乏,雖然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但卻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笨拙等問題。除此之外,剖宮產對母親也會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研究發現,具有剖腹產經歷的產婦生育能力下降,發生羊水栓、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幾率增高,且再度懷孕易患併發症,宮外孕幾率更高。

綜上所述,剖宮產並不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它只能是一種應急措施。對於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骨盆出口窄小,頭盆不稱,母體患有生殖器皰疹之類的感染性疾病,胎盤位置異常(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等),引產失敗,妊娠或分娩已經延長並導致母親或胎兒的健康受到威脅的嚴重妊娠合併症,助孕而得的珍貴兒,胎兒窘迫等。每位孕婦應該根據產前檢查的情況及醫生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生產方式,而不能盲目選擇剖宮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738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