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君周圍有很多思想很前衛的寶爸寶媽,有時候他們的一些育兒理念,真的是非常顛覆、刷新趴趴君的育兒觀。
這一次,趴趴君就被一個媽媽給「洗了腦」。因為,這個寶媽給自己剛出生還沒滿兩個月的寶寶買了一堆保險!
給寶寶買保險???還是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有這個必要嗎?
趴趴君對於保險的理念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這兩年電視、周圍也看到有太多意外發生,的確是感受到了那份生命的沉重,以及世事的無常。
不過剛出生的孩子買保險?這讓趴趴君很是不解啊!
首先呢,扭正大家一個觀念,那就是很多人以為保險都有年齡限制,要滿18周歲才能買。
對於這一點呢,有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很多家長,或是大家的爸爸媽媽,以前不是會給孩子、或是我們買那種教育險嘛,每年付多少錢,等多年以後會一次性回報的那種。
其實,那就是正常保險中的一種,而現在的保險有很大的一部分會面向兒童,推出一些有著特定的年齡針對性的保險。而這裡的保險,有一些就是可以從孩子剛出生時就投保的。
其次,很多家長對於保險也有誤區,那就是只重視孩子的教育保險,而相對忽視孩子的保障保險。
會有這樣的誤區,其實是一件很搞笑的事。很多中國的家長潛意識裡會把自己的孩子腦補成一個「成年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戰略」目光放在了孩子苦讀十二年,終於畢業以後。他們會為了將來孩子走上社會以後面臨的一些問題而提前做準備、設計一些備用方案,然後下意識地感覺孩子會毫無波瀾地沿著他們規劃好的人生成長。
這是一段人生的上升路,所以家長們會下意識地摒棄那些看起來很負面的可能性,而把眼光放在那些會帶來正面效益的事兒上。比如說上更好的學校,上興趣班,以及,投資教育保險。
其實,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兒童的傷害事件經常頻發,這些看起來很負面的事兒,恰巧是很多家長下意識忽略,但是卻有著很大潛在威脅性的!!!
大家都知道,兒童的身體機能不完善,所以經常生病是常態,再加上現在的疾病大多數都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有些大家想像中孩子不會得的絕症的常識已經多次被打破,這時,保險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除此以外,意外傷害已經是我國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所以,疾病與意外,成了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所以,那個媽媽就建議趴趴君,有空挑幾個比較好的兒童保險,給自家的寶寶,上個保障。
既然了解了給孩子買保險的重要性,很多寶媽就要問了,那我一口氣給寶寶買一堆保險,可以嗎?
其實,這就是很多家長容易踏入的第三個誤區:亂買保險。
這裡給大家需要講解的是,寶寶買保險,是分年齡層的!不同年齡的寶寶需要的保險是不同的!
階段一:幼兒期
由於新生兒死亡幾率大,學齡前兒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但這時的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險種賠償率也不高。
一般而言,身故時年齡不足1周歲,給付比例占保險金額的20%;滿1周歲但未滿2周歲的兒童,給付比例為40%;滿2周歲但未滿3周歲的兒童,給付比例為60%;滿3周歲但未滿4周歲的兒童,給付比例為80%,滿4周歲,給付比例才能達到100%。
所以,在幼兒期階段,建議寶爸寶媽多選買住院醫療補償型的險種。
階段二:小學期
這一階段保險的給付比例正常化,加上這一階段的兒童好動、接觸面廣,遭遇意外傷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一階段的家長應該增加意外傷害險的投入。
與此同時,有條件的家長也要開始細水長流,開始進行孩子的教育投資了。這樣每年保費負擔可以減少。
階段三:青春期
這一階段很多的成人險也覆蓋了這些年齡層的孩子,所以意外傷害險和健康醫療險可以選擇成人類的。
這時,投保應該成為常態化的過程,教育險、理財險等投資類的保險就可以量力而行,各取所需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736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