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蹣跚學步起,從跌跌撞撞到步伐平穩,就是一場勝利的攻堅戰。可是有時候你會發現,為什麼寶寶走路的姿勢有點不太對勁…是不是足部還沒有發育好?其實,很多時候這種情況應該是……你買錯鞋啦!!
據一項兒童基金會調查顯示,91%的兒童穿鞋不當,83%的家長對寶寶穿鞋問題不予重視。錯誤的款式對寶寶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它將影響寶寶的一生。
穿錯鞋的危害竟有這麼多?!
1 足部畸形
在成長發育期,孩子的腳骨大都是正在鈣化的軟骨,骨組織彈性大,很容易變形。一雙錯誤的鞋,很可能導致扁平足、O型腿和足內翻等足部畸形。
2 影響踝關鍵、脊椎的發育
寶寶腳底分布著與身體器官相關聯的血管和神經,一雙健康的小腳對他們的身體而言,就像樹根對於樹那樣重要。不合適的鞋子會影響到踝關鍵和脊椎發育,如果不及時矯正,還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
3 皮膚受損感染
嬰幼兒時期的小腳表皮角化層很薄,如果鞋子過小或過硬,都容易摩擦到寶寶的小腳丫,以致皮膚破損感染。
最不適合寶寶的四款鞋
厚底鞋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更需要足底和地面更緊密地接觸,去感覺地面的軟硬度和斜度,在感受地面的反射過程中學會腳趾的配合活動,保持身體的平衡。最好是赤腳練習走路。所以剛學會走路時,鞋子首選該是軟底鞋,而不是厚底鞋。
機能鞋
市面上很多機能鞋都號稱「根據人體力學設計,可以協助寶寶形成正確的走路姿勢」,其實這只是商家的噱頭而已。機能鞋在我國沒有出台相應標準,它並不存在特殊功能,而且鞋底過厚,連合格童鞋必備的基本要求都沒有達到。並且,很多機能鞋的鞋墊足弓部是凸起的,十分影響寶寶足弓的正常發育和工作。
雪地靴
雪地靴款式新潮,禦寒能力強,是很多辣媽的心頭好。但是它的鞋底全平、寬大厚重,且後幫沒有支撐力,並不適合正在發育中的寶寶穿。
二手鞋
雖然二手的育嬰產品既環保又節約,但並不是所有二手用品都適合自己寶寶用,比如……鞋!
由於每個寶寶的走路習慣不同,會導致鞋子的受力不同,鞋底的磨損程度也因此有所差異。此外,每個寶寶腳的形狀不同,穿久了,鞋子會隨著寶寶的腳變形。
給自家寶寶穿上不合腳或是已變形的二手鞋,就等於讓寶寶被別人腳型與走路的習慣影響。所以,再節省,也別給寶寶穿二手鞋。
選鞋時有哪些要領?
>>>>
大小:合腳
家中經常有老人說,孩子身體發育快,買剛剛能穿鞋,過不了多久又得換。所以,買鞋就得買大一號。這種觀點是絕對錯誤的。
當寶寶的小腳在空蕩蕩的鞋裡走路時,為了步伐更穩一點,不得以需要偏向一邊用力勾住鞋子,這種不正常的走路姿勢就是引發足部畸形的元兇。
正確的量腳方式:讓寶寶赤腳站立在地面,標記腳丫兩端位置,最後用尺量出準確尺寸。
給寶寶試鞋時要注意:讓寶寶穿上鞋後,全腳著地。寶寶的腳趾頂到鞋的頂端,如果後面可以伸進大人的一個手指,就是最適合的大小。
>>>>
面料:軟羊皮、軟牛皮
塑料和合成革最好放棄,因為很多塑料和合成革不僅透氣性差,還含有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質,很容易通過呼吸或是皮膚吸收到身體里,危害極大!
>>>>
鞋面:要柔軟
最好是光面,不帶裝飾物。以免寶寶在行走時被牽絆,以致發生意外。
>>>>
鞋幫:高於腳踝
而且要柔軟,可以保護寶寶的腳不受傷害。
>>>>
鞋底:要富有彈性
用手彎可以彎曲,防滑,稍微帶點鞋跟,可以防止寶寶走路後傾,平衡重心。
>>>>
造型:寬寬胖胖最舒適,尖頭窄身要放棄
尖頭鞋有可能導致寶寶指甲受傷,甚至是拇指外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