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必看:輔食怎麼加?寶寶身體語言告訴你?!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在嬰兒出生前的6個月純母乳喂養,滿6個月(出生180天)起,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因此傳統觀念讓爸爸媽媽傾向於給母乳喂養的寶寶6個月起添加輔食,配方奶或混合喂養的寶寶4個月起添加輔食。

可是專業參考書僅能給寶爸寶媽們一個大的方向,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寶寶。其實並不是說所有母乳喂養的寶寶非要到了6個月才能添加第一口輔食,也不是說配方奶的寶寶到了4個月就要添加輔食。

「媽媽,只有我才能告訴你,我該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呦!」

「媽媽,如果我已經到達4個月齡,出現以下2~3個信號,那麼就請為我開始準備輔食吧!」

體重的變化

1、較出生時比,有明顯的體重差異,是出生時體重的2倍甚至更多(增重11斤左右);

2、4個月後,奶量明顯增加。單次奶量增長到150毫升以上 ,喂奶2個小時左右又表現出強烈的飢餓感。儘管全天的奶量已經超過1000毫升,但寶寶的體重增長並沒有達到及格線(每月增重500g)或者相比前三個月的體重百分比明顯下降。

寶寶說:「媽媽,我在長身體,奶不解飽啦~給我吃點兒別的吧~「

體能的變化

1、可以獨立控制並支配頭部的活動:前三個月的抬頭、抬胸練習,寶寶的後背已經很有力量啦。4~5個月,寶寶學會了俯臥位翻身到仰臥位的新本領,腰部力量又得到了加強。豎著抱起來時,寶寶的頭能夠很穩定的樹立,不再搖搖晃晃咯!

2、可以在寶寶椅里坐立得穩,也可以逐漸坐在沒有倚靠的地方啦!

寶寶說:「媽媽,我可以不躺在你的懷裡『吃飯飯』啦~把我放到自己的座位上, 給我吃泥糊狀的輔食,我沒那麼容易被嗆到咯~」

口腔的變化

1、開始愛流口水,成了「口水娃」;

2、逐漸減少吮吸反射,舌頭變得靈活,勺子放到嘴邊不會向外頂勺子;

3、越來越愛啃東西,放在手邊的東西都可以啃得津津有味;

4、食物放到嘴裡,開始出現咀嚼的動作,可以讓食物在口腔內由前到後。

寶寶說:「媽媽,我想試試除奶以外的食物的口感啦~我的唾液腺發育好啦,唾液里的酶可以幫助我消化食物咯~可是我的咀嚼和吞咽還沒有那麼好,快拿輔食訓練我吞咽口水吧~」

心理的變化

1、看到家長吃飯時,對大人餐桌上的飯菜顯示出強烈的興趣。

2、看到大人嘴巴動的時候,寶寶會很專注的盯著你的嘴,小嘴下意識地出現一張一合的模仿,甚至還會伸出小手來搶吃的東西咯!

寶寶說:「媽媽,你在吃什麼?那個好吃嗎?讓我也嘗一嘗唄~」

「媽媽,我來告訴你,我該吃些什麼,該吃多少吧!」

「媽媽,月齡不同,我要吃的東西和吃多少,都是不同滴呦!」

4~6個月

1、吃什麼?

1)母乳或配方奶

2)蔬菜濃漿(紅薯、南瓜)

3)水果濃漿(蘋果、香蕉、桃子)

4)肉濃漿(雞、豬、牛)

5)糊狀鐵強化米粉

2、每天吃多少?

1)從每天1湯匙輔食開始(泥狀輔食,或用4~5湯匙母乳或配方奶混合成的含鐵米粉)

2)每兩天增加1湯匙的輔食(如果選用米粉,可以逐漸用更少的母乳或配方奶粉沖泡,讓米糊逐漸粘稠)

6~8個月

1、吃什麼?

1)母乳或配方奶

2)濃漿或篩濾過的蔬菜(煮軟的胡蘿蔔、紅薯、南瓜)

3)濃漿或篩濾過的水果(蘋果、香蕉、桃子、梨、牛油果)

4)濃漿或篩濾過的肉(雞、豬、牛)

5)豆腐泥

6)少量不加糖的酸奶

7)豆類泥(黑豆、鷹嘴豆、蠶豆、豌豆、芸豆、兵豆)

8)糊狀鐵強化米粉(可含少量燕麥)

2、每天吃多少?

1)1湯匙 水果泥,逐漸增加到2~3湯匙(分4次喂食)

2)1湯匙 蔬菜泥,逐漸增加到2~3湯匙(分4次喂食)

3)3~9湯匙 鐵強化米粉(分2~3次喂食)

8~10個月

1、吃什麼?

1)母乳或配方奶

2)少量奶製品

3)蔬菜泥(煮軟的胡蘿蔔、紅薯、南瓜、土豆)

4)水果泥(蘋果、香蕉、桃子、梨、牛油果)

5)「手指食品」(少量炒蛋或蛋羹、煮透的土豆、煮透的麵條、意面、小餅乾、小塊兒的麵包、百吉餅)

6)蛋白質類食品(肉末、雞肉、無骨魚肉、豆腐、煮透的豆子,如小兵豆、黑白斑豆、黑豆等)

7)鐵強化米粉(可含少量燕麥、穀類)

2、每天吃多少?

1)1/4~1/3杯 奶製品

2)1/4~1/2杯 鐵強化米粉

3)3/4~1杯 水果泥

4)3/4~1杯 蔬菜泥

5)3~4湯匙 蛋白質類食物

10~12個月

1、吃什麼?

1)母乳或配方奶

2)少量奶製品

3)小塊兒、條狀水果

4)煮軟的、好咀嚼的蔬菜(豌豆、胡蘿蔔等)

5)混合類的食品(如家長餐桌上的飯菜)

6)蛋白質類食品(肉末、雞肉、無骨魚肉、豆腐、煮透的豆子,如小兵豆、黑白斑豆、黑豆等)

7)「手指食品」(少量炒蛋或蛋羹、煮透的土豆、煮透的麵條、意面、小餅乾、小塊兒的麵包、百吉餅)

8)鐵強化米粉(可含少量燕麥、穀類)

2、每天吃多少?

1)1/3杯 奶製品

2)1/4~1/2杯 鐵強化米粉

3)3/4~1杯 水果

4)3/4~1杯 蔬菜

5)1/8~1/4杯 混合類食物

6)3~4湯匙 蛋白質類食物

「媽媽,我的『拒絕』,真的說明我不喜歡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7~24月齡輔食添加期應採用順應喂養模式,即家長根據寶寶營養需求的變化,感知、認知、行為和行動能力的發展,順應嬰幼兒的需要進行喂養,幫助嬰幼兒逐步達到與家人一致的規律進餐模式,並學會自主進食。

嬰幼兒有與生俱來的感知饑飽的能力,從而可以調節能量的攝入。但是,這種能力會受到父母不良喂養習慣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

媽媽,每天最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給我喂飯飯噢~固定的時間,可以讓我對『吃飯』這件事兒更有興趣,還能培養我規律的飲食習慣。其實這樣,媽媽也能更好地把握我食量的變化。」

「媽媽,不要在我餓得哭鬧的時候,才想起來給我喂飯飯噢~在我特別餓的時候,我會沒有心情吃飯呢~這個時候,可能不管你給我喂什麼,我都會拒絕嘞!還會哇哇哇地哭個不停呢~」

據研究,嬰兒需要嘗試7~8次後才能接受一種新的食物,而幼兒需要嘗試10~14次後才能接受新的食物。當嬰幼兒拒絕某種新的食物時 ,家長要有充分的耐心,反覆嘗試

「媽媽,如果你給我吃新的食物,我並不喜歡,你可不要著急噢~這也不一定意味著我不喜歡,你要耐心地多試幾次吶~」

「媽媽,輔食的狀態好像不夠細膩呢,不太好咽,能不能幫我研磨的更碎些呢?」

「媽媽,我的飯飯太冷咯,幫我熱熱唄!」

「媽媽,我的飯飯太燙啦,給我吹吹吧!」

「媽媽,如果面對新食物,我搖了搖頭,可不要強迫我吃吶!不過,過幾天你可以這樣試試看:假裝吃的很香的樣子,然後再放到我的小嘴巴里~」

「媽媽,你還可以試著把新的食物混合著我喜歡吃的,再喂給我~」

「媽媽,耐下性子,不要嫌棄寶寶煩呦~媽媽為了我的輔食,請變得更加有創造力吧!」

「不過,媽媽,請記得要儘量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不加刺激性調味品,儘量少添加鹽和糖,保持口味的清淡呦!」

新手爸媽,僅僅了解寶寶的膳食搭配可不行哈!疾病常識同樣不能少呦!如果您想獲取更多的專業育兒知識,可以報名參加我們的微課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671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